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受教育权的宪法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5 06:18

  本文关键词:受教育权的宪法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受教育权被大多数国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也是国际人权法确认的基本人权。它是指具备一定年龄和智力条件的公民依法请求国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我的权利。它主要作为一项社会基本权利而存在,要求国家积极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它同时兼具自由基本权利的性质,要求国家消极不作为,排除国家权力的干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在特权化的历史形态中,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身份的同一是获取受教育权的先决条件。不平等性是其特点。在宗教化的历史形态中,同一信仰的人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普及了基础教育。在国家化形态中,实现了人人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理想。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具有“母体性”,派生出一系列“子权利”,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和受教育成功权。受教育机会权又派生出入学升学机会权、受教育选择权、学生身份权;受教育条件权又派生出受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受教育条件利用权、获得教育资助权;受教育成功权又派生出获得公正评价权和获得学业证书学位证书权。受教育权具有独特的价值,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主要价值。研究这项权利最终的目的在于保障它的实现,使这项法定权利真正成为公民的实有权利。为此,国家应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多方面对受教育权予以全方位的保障。特别要加强司法保障,因为它是最后一道屏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受损后,可通过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宪法诉讼来获得最终的救济。
【关键词】:受教育权 宪法权利 自由权 社会权 历史形态 权利体系 价值 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11
【目录】:
  • 引言7-8
  • 第一章 受教育权的概念8-16
  • 第一节 受教育的性质8-10
  • 一、 受教育是权利8-10
  • 二、 受教育权与教育权10
  • 第二节 受教育权的概念10-12
  • 一、 学者的观点10-11
  • 二、 本文的观点11-12
  • 第三节 受教育权的性质12-16
  • 一、 三种学说12-13
  • 二、 受教育权的性质13-16
  • 第二章 受教育权的历史形态16-21
  • 第一节 特权化的受教育权形态16
  • 第二节 宗教化的受教育权形态16-17
  • 第三节 国家化的受教育权形态17-21
  • 第三章 受教育权的体系21-31
  • 第一节 受教育机会权21-27
  • 一、 入学升学机会权21-23
  • 二、 受教育的选择权23-25
  • 三、 学生身份权25-27
  • 第二节 受教育条件权27-29
  • 一、 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27-28
  • 二、 教育条件利用权28
  • 三、 获得教育资助权28-29
  • 第三节 受教育成功权29-31
  • 一、 获得公正评价权29-30
  • 二、 获得学业证书学位证书权30-31
  • 第四章 受教育权的价值31-37
  • 第一节 平等31-35
  •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35-37
  • 第五章 受教育权的保障37-49
  • 第一节 受教育权的法律效力37-39
  • 一、 德国等西欧国家的效力理论:38
  • 二、 我国的受教育权的法律效力38-39
  • 第二节 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39-41
  • 第三节 受教育权的行政保障41-43
  • 一、 行政主体问题41-42
  • 二、 行政主体的行政保障42-43
  • 第四节 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43-49
  • 一、 受教育权是否具有可诉性的争论43-44
  • 二、 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44-49
  • 结语49-50
  • 主要参考文献50-5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芦琦;关于古代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恩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慧芳;论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D];贵州大学;2009年

3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鹿文卿;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琳;论高等教育平等权的实现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陈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郑永久;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受教育权的宪法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92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