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视野下的违宪审查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的违宪审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依据。现代宪政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有效的宪法监督制度,保证宪法得到实施。违宪审查制度是当今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宪法监督制度,是特定国家机关对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通常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为)是否合乎宪法规定所进行的法律意义上的审查和处理。它具有防止多数人暴政、促进法制统一、解决政治纠纷、保障公民权利等基本功能。 文章通过对国外的违宪审查模式的介绍,全面分析了世界上主要国家违宪审查模式的相关规定和具体运作。我国不能照搬国外的违宪审查模式,但可以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重点对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立一个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的宪法监督委员会,负责审查一般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同时在地方中级人民法院内增设宪法法庭,负责对具体的公权力行为进行违宪审查。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从法学的角度对违宪审查制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对违宪审查制度的概念和与其他相关概念如司法审查、宪法诉讼、宪法监督的比较,重点探讨宪政视野下违宪审查制度的价值。从法学理论角度,论证了违宪审查制度可以促进法治的实现、人权的保障和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制衡。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了国外违宪审查的模式,以美国的普通法院模式、德国的宪法法院模式、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英国的立法机关模式为代表,以及这些模式对构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启示和意义。 第四部分对我国违宪审查现状进行分析,以“洛阳种子案”为切入点,继而揭示出我国违宪审查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分别从四大方面阐述存在的问题,,包括:专门的违宪审查机关、违宪审查规定的范围、违宪审查的程序保障和宪法的司法适用性。引出对我国违宪审查现状缺陷的思考,目的是为了下文论述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铺垫。 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如何建立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明确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理论背景是我国的议行合一制度,总体思路应为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成立专门违宪审查机构,同时保障程序先行。在建立违宪审查机构方面,论证了其他模式的不可行之处,指出应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专门违宪审查机构的必要性,同时在人民法院内部增设宪法法庭。在完善现有宪法监督方面,主要是从抽象性文件审查角度展开制度架构。一言以蔽之,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应从建立预防型审查和完善救济型保障两个方面加以确立。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强调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是坚持法治原则和树立公民监督意识的需要,坚持法治原则首先就是坚持宪法,要求宪法具有切实的规范性力量。而公民监督权力的运行也必须依照最高效力的规范。最后希望在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内,高效、权威的违宪审查制度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关键词】:违宪审查 宪政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8-11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8-9
-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述评9-11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12
-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11
- (二) 选题的现实意义11-12
- 三、 选题的基本内容12-13
- (一) 重点和难点12
- (二) 可能的创新12-13
- 四、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理论14-22
- 一、 违宪审查制度概述14-17
- (一) 违宪与违宪审查14-15
- (二)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区分15-17
- 二、 违宪审查制度的宪政意义17-22
- (一) 宪政视角下法治的实现17-19
- (二) 宪政视角下人权的保障19-20
- (三) 违宪审查与分权制衡20-22
- 第三章 国际上的违宪审查制度考察22-28
- 一、 普通法院模式22-23
- 二、 专门机关审查模式23-25
- 三、 立法机关审查模式25-26
- 四、 国外模式对我国的启示26-28
- (一) 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26
- (二) 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26-27
- (三) 违宪审查制度的政治角度考量27-28
- 第四章 我国违宪审查的现状分析28-32
- 一、 个案分析28-29
- (一) 洛阳种子案案情回顾28
- (二) “洛阳种子案”引发的思考28-29
- 二、 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32
- (一) 缺乏专门的违宪审查机关29-30
- (二) 对违宪审查的范围规定太窄30
- (三) 缺乏对违宪审查的程序保障30
- (四) 宪法缺乏司法可适用性30-32
- 第五章 宪政视野下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32-38
- 一、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理论背景和总体思路32-33
- (一) 理论背景32
- (二) 总体思路32-33
- 二、 建立和完善我国违宪审查体制33-38
- (一) 违宪审查机构的建立33-34
- (二) 我国现有抽象审查程序的改进和完善34-38
- 结语38-40
- 致谢40-42
- 参考文献42-46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邝少明;论建立宪法控诉制度的必要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林广华;论宪政与民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莫纪宏;;违宪主体论[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5 胡锦光;;论司法审查制的成因[J];法学家;1999年Z1期
6 郑琼现;也论宪政的标准[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7 刘松山;违宪审查热的冷思考[J];法学;2004年01期
8 刘旺洪,唐宏强;社会变迁与宪法的至上性[J];法学;1998年02期
9 汪全胜;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立法构想[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秦琴,赵杰;人民主权论与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佑生;[N];检察日报;2007年
2 蔡定剑;[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慧;违宪审查程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陈朝亮;构建未来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D];清华大学;2005年
3 郝虎;中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帆;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建立路径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郭爱萍;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张道明;我国宪法监督模式之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姚利华;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安徽大学;2006年
8 卢亮;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吉能;论违宪审查制度[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江炳溪;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的违宪审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9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