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日本修宪与宪法第九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3:08

  本文关键词:日本修宪与宪法第九条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宪法第九条 修宪 规范变迁 战后体制 国家“正常化”


【摘要】:美国"钦定"的《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放弃战争和武力威胁、不拥有一切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按照这一宪法规范,战后日本理应是一个放弃包括自卫战争权的非武装国家。然而,第九条并没有得到信守。美苏关系由协调走向对抗,进而美国全球冷战战略的实施,使美国的对日占领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战后日本外交和安保路线在右翼政府的主导下随之乘势转轨。其结果是:自我否定国家立场和国际承诺,以政府解释改变九条规范,使重新武装合法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谋求修宪,以彻底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日本 宪法第九条 修宪 规范变迁 战后体制 国家“正常化”
【分类号】:D931.3;DD911
【正文快照】: 一、日本宪法第九条的由来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军迅速登陆日本,开始实施军事占领下的民主改革,打造美国所需要的战后日本。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此指令日本政府修改《大日本帝国宪法》。由于日本政府提出的修宪草案继续坚持旧宪法天皇“万世一系”、总揽国家统治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戚超英;日本修改和平宪法问题的现状及前景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2 宋长军;关于日本宪法修改的几个问题[J];外国法译评;1996年04期

3 管颖,李龙;日本宪法第九条及其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恒;日本核政策的回顾与前瞻[J];东北亚论坛;2003年04期

2 臧秀玲;宋小霞;;日本政治文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3 刘研;;记忆的编年史: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的叙事结构论[J];东疆学刊;2010年01期

4 徐向阳;;浅论日本宪法修定问题[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5 谢丹;陈星宇;;国际法视野下的日本“集体自卫权”问题[J];法学杂志;2013年07期

6 唐亮;;战后美苏对抗与日本裕仁天皇角色转变[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罗淑俊;;浅析战后初期的日本皇室外交[J];华章;2012年02期

8 刘玮;;日本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动向与不确定因素[J];和平与发展;2006年03期

9 赵恒;日本核政策的回顾与前瞻[J];日本研究;2003年02期

10 李跃庭;;生存意识与历史记忆——从小说《生存》到电影《鬼子来了》[J];日本学论坛;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卓武;美国因素与日本“修宪之争”及其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小泉现象”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文彬;论三岛由纪夫的男性崇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建兰;横滨事件初探[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黄世坤;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陈道英;日本和平宪法第9条及其演变[D];武汉大学;2004年

6 萧俊;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秀杰;靖国神社参拜和中日关系[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李永田;日本军事大国化与宪法第九条[D];延边大学;2005年

9 金银华;日本大众文学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铭;论日本再军备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九条会 能否阻止日本修宪?[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9期

2 秦轩;;日本修宪,一场变法?[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45期

3 衷尔彬;评日本的“修宪”暗流[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玮;;日本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动向与不确定因素[J];和平与发展;2006年03期

5 杨夏鸣;;日本宪法第九条起源及其原因[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余爱文;日本修改和平宪法问题[J];当代亚太;2003年02期

7 高洪;日本国家发展道路的思考与抉择——《众议院宪法调查会中间报告书》评析[J];日本学刊;2003年01期

8 房保国;1999年宪法修改的前前后后[J];当代法学;2000年04期

9 常保国;修宪的原因与原则[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吴斌;修宪对立法工作提出新课题[J];江淮法治;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诚;刘沂江;;宪法修改模式的初探[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刘诚;刘沂江;;宪法修改模式的初探[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安中业;;人权、民主、法治与中国修宪的价值取向[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兰元富;;由修宪而来的宪政反思[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史麒麟;;关于修改我国现行宪法的理论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继军;;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对第四次修宪的学习体会[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7 张菲菲;;立意高远,执政为民——对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的思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9 纪欣;;从《反分裂国家法》论台湾第七次“修宪”中的公民复决问题[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经;;为什么要纪念“九一八”[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云峰;小泉提出修宪时间表[N];文汇报;2003年

2 陈忠卫;修宪,日本走向“正常”的最后一步[N];南方周末;2004年

3 吴谷丰;日本启动修宪“程序”,宪法还能否“和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王颖颖;日本参议院通过国民投票法[N];法制日报;2007年

5 曹鹏程;日本自民党执意修宪[N];人民日报;2004年

6 ;与时俱进 修宪为民[N];解放军报;2004年

7 记者 刘伟;人大代表深入了解修宪原则方针[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刘恕 于小晗 李大庆;与时俱进的体现[N];科技日报;2004年

9 林木;修宪: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10 记者 赵慧琴;修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N];新疆日报(汉);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文明;日本“大国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琳;浅论战后日本修宪[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杨树人;修宪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娜;修宪与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祁丽;修宪背景下的行政征用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李永田;日本军事大国化与宪法第九条[D];延边大学;2005年

6 程铭;论日本再军备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7 文鸿飞;日本战后修宪运动及政治走向[D];山东大学;2006年

8 吕壮林;论小泉政府对“和平宪法”的修改[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王晓明;《日本国宪法》第九条与“九条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东锋;修宪:从回应政策需求到驱动制度转型[D];中山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1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41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b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