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17:34
本文关键词: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法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7条 公共企事业单位 信息公开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7条虽明确规定了公共企事业单位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主体,却未对其中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做出详细规定。本文以该条为基础,以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重点。不仅对该条所规范的义务主体的适用要件进行了界定,同时对该类主体信息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方式和程序进行了探讨,更探析了其信息公开纠纷的行政诉讼路径。 本文的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通过对公共企事业单位特征的归纳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对该类单位的核心内涵进行界定,并进一步阐释其信息公开的特殊性及这类特殊主体信息公开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以《条例》第37条的规定为基础,,对相关法律依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实践中产生的案例,着重探讨目前我国公共企事业单位参照条例执行的现状、存在的争议及可能面临的困境。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探讨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难点所在。首先,依据相关立法的可行规定及实践的有益经验,改善目前相关规定在主体要件、公开内容、程序及方式上存在的不足;其次,由于受有限理性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公开成本等因素影响,即便是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公共企事业单位也可能不会主动履行公开义务。此时,政府并非“隐形人”,其需要履行协调与监管的职责并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来保障和促进该类单位信息公开义务的实现;最后,在纠纷解决途径的完善上,笔者结合相关理论、条例之规定及实践来论证适用行政救济的可行性,希冀为此路径的实现寻找合法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7条 公共企事业单位 信息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导论11-13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11-13
-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11-12
-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12-13
- 第一章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概述13-20
- 第一节 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涵义及分类13-15
- 一、 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涵义及特征13-14
- 二、 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分类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4-15
- 第二节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特殊性15-17
- 一、 与一般企业信息公开的区别15-17
- 二、 与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区别17
- 第三节 对《条例》第 37 条的解读17-20
- 第二章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意义及理论基础20-23
- 第一节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意义20-21
- 一、 保障公民权利20
- 二、 实现政府良好监管20-21
- 第二节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21-23
- 一、 公平正义理论21
- 二、 国民主权理论21-22
- 三、 公共服务社会化趋势22-23
- 第三章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问题23-31
- 第一节 现有立法内容的不完善23-27
- 一、 义务主体的界定23-24
- 二、 公开内容和程序的争议24-26
- 三、 公开方式26-27
- 第二节 政府职责履行不到位27-29
- 一、 行政不作为28
- 二、 监管俘获28-29
- 第三节 司法救济的缺位29-31
- 第四章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之探析31-48
- 第一节 第37 条义务主体的适用要件31-33
- 一、 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性”与“企业性”31-32
- 二、 “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特定内涵32-33
- 第二节 公开内容和程序33-38
- 一、 公开内容的理念33-34
- 二、 公开的具体内容34-38
- (一) 重点公开的内容35-36
- (二) 依申请公开中申请主体资格的设置36-37
- (三) 公开与保密的权衡37-38
- 第三节 公开方式38-41
- 一、 主动公开的方式38-40
- (一) 政府门户网站中设“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专栏”38-39
- (二) 依据信息特点确定公开方式39-40
- 二、 依申请公开的方式40-41
- 第四节 政府职责之履行41-44
- 一、 制定统一的实施细则41-42
- 二、 公共企事业单位与监管机构的信息分工42-43
- 三、 合同监管的引入43-44
- 第五节 救济渠道44-48
- 一、 诉讼主体被告资格的确立44-45
- (一) 行政主体资格的探讨44-45
- (二) 信息公开行为的诉讼定性45
- 二、 行政契约的第三方救济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志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及其政府规制——兼论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学研究之转变[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2 高秦伟;;美国行政法中正当程序的“民营化”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9年01期
3 史际春;;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与“反垄断法”[J];法学家;2002年06期
4 赵正群;宫雁;;美国的信息公开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9年01期
5 王丹红;;论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6 陶品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基本理论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年27期
7 陶品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范围及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32期
8 刘敏;蓝文永;;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肖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状态考察——基于2008年至2010年245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J];法学;2011年10期
10 陶品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以C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兰;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法律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4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6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