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治理念在我国民族关系协调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论法治理念在我国民族关系协调中的运用
【摘要】:一个社会具备良好的民族关系,必然会直接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各社会成员之间公正与平等的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地区开放发展的不断深入,各民族交往间经济纠纷和事务性矛盾日渐增多。在实际协调民族关系、处置相关矛盾纠纷时,因为出现了地方官员要么紧紧地抱着“花钱买平安”的思维,对提出的过分利益诉求给予尽量满足,要么一概归为“民族问题”,采取无原则退让,放弃依法处置原则底线的现象,于是乎,在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中,出现了“职业亲属”,他们开始流转于各种矛盾纠纷的聚集现场,以“亲属”的身份频繁地出现在“讨价还价”的调解场合。“职业亲属”们通过“民族身份”和“人多势众”发挥的“助力”与“压力”方式,一方面帮助纠纷当事方的少数民族群众取得了一定的利益,另一方面给自己获得了丰厚的金钱回报和“良好声誉”;同时,在不少少数民族特色经营项目中,出现了“行业协会”,通过缴纳会员费、管理费的方式,以达到划片垄断经营、谋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直接导致了利益要挟公开化、冲突解决金钱化、普通纠纷严重化的恶性循环,最终损害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在定范围内,出现了对特定群体的“拒住、拒食、拒载、拒卖、拒医”现象。 因此依法妥善协调民族关系,让民族关系协调真正走上法治化轨道,十分严肃地摆在民族工作者和研究学者的面前。无论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历史进程分析,民族关系一直以来都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民族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公平、公正程度,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状况。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良好的民族关系不仅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还能够促进民族间融和交流,有利于资源互补和产业良性互动,增加经济繁荣程度。近年来“稳定需要”、民族观念淡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社会管理难等等现象被虚借民族群体的名义影响到了社会关系的发展,一些偶发事件被衍生为民族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处理不当,往往就会引发恶性的群体事件,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在民族关系中,应当加强法治化管理理念,解决目前困扰民族关系协调中索赔金额越来越高、索赔人员越来越多、以民族身份加以要挟、通过媒体断章取义、职业索赔队伍日益壮大等等具有“利益要挟公开化、冲突解决金钱化、普通纠纷严重化”的恶性表现。让民族间更好地融合,以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法治理念 民族关系 协调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8;D922.15;D633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综述9-11
-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13
- 第一部分 当前民族关系协调存在的问题——以“职业亲属”和“利益垄断”案为例13-20
- 一、“职业亲属”13-15
- (一) 案例13-14
- (二) 简要分析14-15
- 二、“利益垄断”15-17
- (一) 案例背景15-16
- (二) “行业协会”外衣16
- (三) “品牌”化专营16-17
- (四) 简要分析17
- 三、法学、法社会学角度的分析17-20
- (一) 不正常的规则引起不正常的状态17
- (二) 法的功能无法得到体现17-18
- (三) 法社会学的分析18-20
- 第二部分 民族关系协调中的矛盾及其原因20-23
- 一、学界和实务界对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分类20-21
- (一) 涉及经济因素的矛盾纠纷20
- (二) 混合型的矛盾纠纷20-21
- (三) 涉风俗习惯的矛盾纠纷21
- 二、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21-23
- (一) 执法活动引起的纠纷21
- (二) 经济利益诉求引起的纠纷21
- (三) 伤害民族感情引发的纠纷21-22
- (四) 歧视引起的纠纷22-23
- 第三部分 民族关系协调法治化的现状及意义23-30
- 一、民族法制体系的健全对民族关系协调的重要影响23-26
- (一) 民族法制体系的现状23-24
- (二) 民族法制体系有待完善24-25
- (三) 民族工作实务的现状和体会25-26
- 二、民族工作法治化的必要性和任务26-27
- 三、城市民族工作更需要法治化理念27-30
- (一) 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27-28
- (二) 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性28-30
- 第四部分 民族关系协调法治化的路径选择30-36
- 一、依法协调民族关系的重要性30-31
- (一) 依法行政与民族事务依法管理30-31
- (二) 民族关系协调的紧迫性和意义31
- 二、民族关系协调法治化的路径31-36
- (一)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以新的内容深化普法工作32-33
- (二) 结合实际,贴近群众,以新的形式开展普法工作33-34
- (三) 着眼长远,强化建设,以新的理念完善落实民族法规34
- (四) 完善民族法律体系34-35
- (五) 依法处理突发事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佐;从传统的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看西北地区的现代化[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2 马志敏;以科学发展观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王平;;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以武陵地区为中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5 王平;;论武陵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于海泉;;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李大健;李晓林;;“和而不同”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真谛[J];中国民族;2008年01期
8 周竞红;乌小花;;中国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年Z1期
9 关桂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态势探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阎耀军;;民族关系和谐的逻辑结构和系统分析模型——兼及测度民族关系和谐状况的指标体系设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徐黎丽;;接触与非接触——影响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赵健君;;论中国民族关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5 杨嘉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调查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7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白振声;;论文化与民族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郑洪芳;王宏晓;;论现代城市中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竞红;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民族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课题组;云南民族关系史研究[N];云南日报;2003年
3 侯聚萍 侯志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记者 王珠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N];闽东日报;2007年
5 崔静 魏武;我国将建民族关系监测系统[N];人民日报;2007年
6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7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 教师 张俊杰;俄罗斯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改善民族关系的[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马戎;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下)[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张勇;准确把握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条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武汉市民宗委;构建调控机制 理顺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5 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9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兴;新时期民族地区藏汉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刘莉;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炀;花为媒:柳城畲族镇畲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格根塔娜;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建国;甘南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互动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马建福;族际互动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俊伟;多元与和谐视角下的民族关系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92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9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