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不离其宗:梁启超宪政思想新论
本文关键词:百变不离其宗:梁启超宪政思想新论
【摘要】:梁启超的具体宪政主张因时而变,但其宪政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宪政实现途径的过渡论和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只问政体,不问国体"论。究其原因有二:梁启超将救亡图存作为其宪政思想的目的,将具体的宪政主张视为手段;梁启超的哲学思想深受进化论的影响。梁启超的过渡论呼应了他所处的中国历史上社会变迁最为遽烈的过渡时代。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只问政体,不问国体"论融贯了他所谓的"保守心"与"进取心",既保持了其思想的连贯性,又能与时俱进。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梁启超 宪政 过渡 国体 政体
【分类号】:D909.2;D921
【正文快照】: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有着丰富的宪政思想。但是,法学界普遍缺乏对梁启超宪政思想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梁启超君主立宪思想的简单阐释的层面上。历史学界普遍认为,梁启超思想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易变性,而对梁启超的不变的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法律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2 沈大明;梁启超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范忠信;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法理学的主题和特征[J];法学评论;2001年04期
4 邱远猷;王贵松;;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J];法学家;2004年03期
5 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6 郭钦;清末民初宪政选择和文化冲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焦润明;论梁启超的法治政府思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郭武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宪政[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彭俊;;威尼斯宪政体制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10 宋仁;;浅谈梁启超的政治法律思想[J];法学杂志;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旭红;李凤玲;;毛泽东与新中国宪政建设[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袁伟东;;略论孙中山开放的宪政思想[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金国;;政治文明的法律视域[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秋凤;;中国百年来的三个宪政阶段[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5 曾代伟;盛波;;民主政治的法治化轨道——论董必武的民主法制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金冠军;付永春;;电影审查与内容管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博斯汀诉威尔逊案(1952)研究[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7 李贵连;李启成;;法治(Rule of Law)还是治法——近代中国法治的一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李秀娟;;论党内条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熊辉;;论毛泽东的法制思想[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学院教授 殷啸虎;政治文明的宪政意义[N];法制日报;2002年
2 雨田;中国法律史学界的“但丁”:梁启超[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陈端洪;宪政:通过制度限制政府[N];法制日报;2002年
5 吴敬琏 江平 梁治平;什么是好的市场经济 什么是好的法律、法治[N];北京日报;2003年
6 陈红梁;普通公民的宪政努力[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7 杨支柱;网络民意不能作为订立法规的基础[N];东方早报;2007年
8 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植物人安乐死导致意大利宪政危机[N];光明日报;2009年
9 曾献文;将契约精神融入宪政是政治文明的要求[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窦玉梅;一位老宪法学者谈民主与宪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杨亮军;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绍凡;从民族法制到民族法治[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张丽清;难舍的道德帷幕:近代国人人权观念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建平;湖南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冯江峰;清末民初人权思想的肇始与嬗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雯;黄遵宪的民权宪政思想述评[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成坤;论晚清宪政思潮中的国家本位[D];苏州大学;2009年
3 刘洋;罗马宪政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姜美;《钦定宪法大纲》的文化解释[D];湘潭大学;2005年
5 刘寞;清末“地方自治”法制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陈发良;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吴庆涛;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思想传播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7年
8 赵丹;专制权力与宪政自由[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李义发;梁启超法律思想的演变[D];安徽大学;2006年
10 万红;梁启超宪政思想演进之探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3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