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教义学初阶
本文关键词:宪法教义学初阶
更多相关文章: 法教义学 “政治法” 宪法的正当性 规范性 技术化
【摘要】:法学的核心工作是为法律人解释法律和处理案件提供规则指引的法教义学。中国宪法学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只要取向于实现宪法政治,就不能脱离此基本进路。宪法是"政治法",但其高度政治性并不妨碍宪法学的"教义化"。并且,宪法学的教义化并不会取消政治,而是会为政治系统保留功能空间,宪法学术也可借此避免沦为政治的工具。尽管中国缺乏运行良好的违宪审查制度,对现行宪法的教义学操作也存在若干正当性和技术性困难,但如果我们面对中国法治发展的真实问题,在既有的成文宪法之下,将各种利益纷争和意识形态对立限定于规范的场域,将各种价值争议技术化为规范性争议,完全可以实现宪法调和利益冲突、建构社会共识的功能。中国宪法学应该确立此种法教义学的基本进路。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教义学 “政治法” 宪法的正当性 规范性 技术化
【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31087)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项目编号13XNJ005)支持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的宪法学者试图摆脱政治话语的纠缠,并在法教义学的总体方向上确立宪法学的学科属性(“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但在当下,中国宪法学却又在经历政治话语的强势回潮(“政治宪法学”等)。〔1〕研究进路的反复与不同学说之间的争论,是学术史的常态。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忠夏;;宪法学的教义化——德国国家法学方法论的发展[J];法学家;2009年05期
2 许德风;;论法教义学与价值判断 以民法方法为重点[J];中外法学;2008年02期
3 刘飞;;宪法解释的规则综合模式与结果取向——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为中心的宪法解释方法考察[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4 林来梵;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故事——以拉班德的国法学为焦点[J];浙江学刊;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尹德贵;;“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论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刘少军;;论刑事诉讼合意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9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张弘;;你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有约在先——以WTO行政服务契约性为研究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俞烨;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卢f 青;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骐;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2 崔建远;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4 郑贤君;;宪法解释是政治法律化的基本途径——兼议司法释宪的形式化特征[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5 崔建远;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6 陈爱娥;;萨维尼:历史法学派与近代法学方法论的创始者[J];清华法学;2003年02期
7 苏力;面对中国的法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8 范进学;;对话商谈与方法多元——论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J];中外法学;2008年04期
10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贤君;;宪政的“名”与“实”[J];法学;2008年04期
2 许崇德;胡锦光;;1996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1997年01期
3 许崇德;胡锦光;王丛虎;;1998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1999年Z1期
4 周刚志;;宪法学是什么?——关于“宪法哲学”的一种理论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张翔;;宪法学:法学方法与政治判断[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冯建华;;宪法学研究应强化“中国问题意识”——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2期
7 刘康磊;;宪法学方法论之自觉与超脱[J];政法学刊;2008年06期
8 黄基泉;刘德兴;;论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研究三十年:1978—2008[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刘康磊;;宪法学方法论超脱于何者?[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陈云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宪法学[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张千帆;;前言[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刚;;我国《宪法》第56条与税收法定主义——与刘剑文、熊伟二学者商榷[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世香;;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宪政主义公共利益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期待与忠告:致新生代宪法学者[N];检察日报;2011年
2 ;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薛梅;宪法学者三十年:从“缺人”到“超员”[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田雷;美国宪法民主吗?[N];南方周末;2008年
5 武华军 王秀珈;第四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刘德金;监督法注重监督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N];人民代表报;2007年
7 记者 周文涛;韦家能深入崇左讲授宪法知识[N];广西日报;2004年
8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9 记者 王松;学习贯彻《监督法》[N];渭南日报;2006年
10 张志峰;选举法修改将列入今年立法计划[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2 张慧平;宪法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s,
本文编号:648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4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