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二元发展路径初探
本文关键词:香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二元发展路径初探
【摘要】:自回归以来,围绕香港法治实践的激烈争鸣,可简约为"法治一元论"范式下的形式法治主义者与实质法治主义者之间的博弈。"法治一元论"难以准确地解读法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利于凝聚港人的法治共识。依循"法治二元论"范式下的香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二元发展路径,既可有效地调和相互冲突的法治观念,又能确保香港法治的良性发展,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一元论 法治二元论 形式法治 实质法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YJA820017)
【分类号】:D921.9
【正文快照】: “法治”这个术语处于一个十分独特的状况。虽然人们对法治的涵义可能持有相异甚至是截然对立的理解和信念,但它仍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正当性的政治理想。[1]这种现象在香港表现得尤其明显。在“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的护佑下,开埠以来,港人从未获得过如此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中;;合理期待规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确立与适用——以2002-2012年典型案例为分析样本[J];法商研究;2013年02期
2 葛洪义;冯善书;;关于司法改革的对话[J];南风窗;2010年13期
3 高中;;法治二元论视角下新加坡土地征收低补偿规则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黄春;;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何东霞;;法经济学——一个法律的经济效率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必新;;论实质法治主义背景下的司法审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骆梅英;;英国法上实体正当期待的司法审查——立足于考夫兰案的考察[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陈金钊;;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J];中国法学;2012年01期
4 余凌云;行政法上合法预期之保护[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峰,郭庆珠;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我国法治转型现实课题的法理解析[J];社会科学家;2005年03期
2 史海泉;;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类型取向[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金钊;;魅力法治所衍生的苦恋——对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思维方向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陈金钊;;对形式法治的辩解与坚守[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熊瑛;;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法治思维观的比较与抉择[J];领导科学;2014年11期
6 喻义东;;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对我国民族和谐的法律基础的考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7 黄文艺;;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8 魏治勋;彭宁;;形式法治及其中国关怀[J];学习与探索;2014年07期
9 陈金钊;;实质法治思维路径的风险及其矫正[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10 陈燕;;“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研讨会实录[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高俭;;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丽岩;吕PrPr;;片纸窥法治——从董必武“依法办事”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作翔;不能把形式法治看得太低[N];南京日报;2013年
2 周祖成;法治建设中的形式法治与德性基础[N];法制日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吴情树;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N];检察日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作翔;关于司法基础理论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田飞龙;洗冤是法律人的社会责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6 晏耀斌;一起奸幼案的起伏逆转[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郭庆珠;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历程[N];天津日报;2009年
8 傅达林;毛笔与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9 林来梵;“法律保留”的诱惑[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林;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及其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2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6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