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历史、实践与反思
本文关键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历史、实践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 自治机关 自治权
【摘要】:中国共产党借鉴马列学说和苏联体制,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的设计者认为这既能有效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把它作为中国宪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践中,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自治权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自治权是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自治地方各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这种民族权利无论是对中央国家机关还是对自治机关都构成制约,保障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是一种国家义务。同时,自治权又是自治机关代表自治地方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本地方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环,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进行。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质是一种带有民族因素的区域自治。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既有国家统一的一面,也有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的一面。在单一制中央集权过重、地方自治较弱的传统影响下,自治权虚化、落空是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遭受破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缺乏参与不仅损害了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引发民族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危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影响了民族区域自治目标的实现。 自治地方自治程度的高低以及自治权行使的好坏关涉民族区域自治目标的实现。自治权未得到有效行使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值得反思。在今天的宪政趋势下,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中更倾向于地方自治,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中公民权利则对国家权力的行使构成制约。因此,确立法治基础上的中央与自治地方分权,并辅之于完善的法律保障和规范的实践运行才是完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 自治机关 自治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4-7
- 引言7-9
-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研究概况7
- 二、本文的写作意义与框架7-9
- 第一章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基础理论9-16
- 第一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考察9-11
- 一、建国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萌芽与形成9-10
- 二、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历程10-11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沿革11-16
- 一、民族自决的误用和放弃11-12
- 二、民族自治12-13
- 三、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及其实质13-16
- 第二章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实践16-29
-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与内涵16-20
- 一、自治机关16-17
- 二、自治权17-20
- 第二节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权力之比较分析20-24
-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比较20-22
-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的权力比较22-24
- 第三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24-29
-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现状24-26
- 二、自治权行使主要问题26-29
- 第三章 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和区域自治29-40
- 第一节 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和区域自治类型简介29-30
- 第二节 民族和区域自治的代表性国家30-35
- 一、民族自治类型30-32
- 二、区域自治典型国家32-34
- 三、民族自决类型34-35
- 第三节 自治类型比较与经验35-40
- 一、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比较35-36
- 二、自治与民族自决的比较36-37
- 三、经验37-40
- 第四章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的反思40-50
-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40-46
-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40-42
- 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反思42-44
- 三、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议44-46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46-50
- 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46-48
- 二、完善建议48-50
- 小结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家华;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1期
2 刘伟;;回族解放的先声——豫海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J];档案;2006年03期
3 卫金桂;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4 陈联璧;俄罗斯民族关系理论和政策的变化[J];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01期
5 陈云生;;民族文化自治历史命运的转折与引进设想(一)[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4年03期
7 张文山;论自治权的法理基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7期
8 吴萍;从国际视野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发表之际[J];西藏发展论坛;2004年04期
9 熊坤新;马文峰;王建华;;新中国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宋才发;;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及其自治权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振军;[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田建明;[N];中国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5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