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执政党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地位的演变
本文关键词:论执政党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地位的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依宪执政 依法执政 以党代政 党治
【摘要】:关于执政党的宪法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政权曾经在宪法文本中明确规定了"以党代政"的"党治"模式。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在规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宪法地位的同时,并未赋予执政党享有高于宪法之上的特权。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受"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在宪法文本中充分肯定了执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以及"党政不分"的党的领导高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政治体制。1982年《宪法》继承和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优良传统,在宪法文本中科学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宪法地位,并通过三次修宪活动,不断丰富执政党宪法地位的宪法内涵。特别是现行宪法明确了政党与宪法的关系,肯定了"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法治"原则,全面和科学地界定了执政党的宪法地位。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关键词】: 宪法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依宪执政 依法执政 以党代政 党治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执政党在宪法文本中的地位反映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以及执政党执政的方式。执政党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执政党掌握政权的背景下,如何处理执政党自身与作为根本法的“宪法”的关系,如何利用宪法来巩固自己的合法地位,一直是中国政党政治的“晴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燕燕;;宪法是利益妥协后达成的共识——从宪法发展史来看[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2 韩大元;;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路径[J];法制资讯;2011年08期
3 童之伟;;从《执子之手》看法学人生——记吴家麟、汤翠芳教授[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4 申欣旺;;82宪法:推开宪政之门[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4期
5 胡锦光;;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6 邹平学;;宪政发展的中国图景——以中国改革和宪政发展的互动关系为视角[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7 任颖;;宪法与党的执政能力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8 杜承铭;;村民自治的宪政之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洋;薛剑符;;五四宪法实践的制约性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仁夫;;我国私有财产的宪法地位研究——第四次修宪引发的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瑞升;;正确确立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3 ;试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宪法地位的理论支点[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陈代福;;从检察权性质的不同说法谈加强检察机关宪法地位的认识[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玮;;人民选择的法律解读[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6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丁俊峰;吴天宝;;“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解读[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卢建平;;“人权入宪”的刑法意义与“刑法宪法化”[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相宏;任俊琳;;董必武宪政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阎亚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加强和改进我国立法工作[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奎元;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是时代的需要[N];人民日报;2004年
2 韩大元 王晓滨;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不容置疑[N];检察日报;2006年
3 孙亚菲;执政党第一部自我监督条例即将出台[N];南方周末;2003年
4 刘永艳;“三个代表”与依法执政[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李庆林;论执政为民的法律本质[N];湖北日报;2006年
6 周叶中;加强共产党员的宪法修养[N];学习时报;2006年
7 周叶中;加强共产党员的宪法修养[N];哈密报(汉);2007年
8 张千帆;走向执政模式的法治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刘复晨;韩总统修宪建议遭质疑[N];法制日报;2007年
10 林忠;未规定国民投票人数最低比率[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宝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宪政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彦;党执政方式变革及其法律化探析[D];郑州大学;2004年
2 何良龙;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化[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王佳伟;论代际公平观入宪[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吴中波;依法治国进程中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蔡春喜;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的历史变迁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伟;检察制度改革的宪法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7 邱婧;“巩献田事件”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东锋;修宪:从回应政策需求到驱动制度转型[D];中山大学;2006年
9 庄伟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罗鑫;市管县体制宪政改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2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9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