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律如何平衡名誉权与新闻自由——基于40起媒体被诉诽谤案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香港法律如何平衡名誉权与新闻自由——基于40起媒体被诉诽谤案的考察
【摘要】:大众传媒与诽谤关系"密切",媒体是最常见的诽谤内容传播载体,诽谤也是大众传媒最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本文分析香港近十年来媒体诽谤情况,探讨香港诽谤法如何在保护个人名誉与保护言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诽谤 名誉权 言论自由 香港媒体
【分类号】:D921.9;D923
【正文快照】: 诽谤(defam。ti。n)的本意就是毁损名誉,也就是中国内地所说的侵害名誉权。诽谤法在香港历史悠久,鸦片战争后英国占领香港,并将英国法律移植到香港,,其中就包括诽谤法。香港回归祖国以后,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原有法律基本不变,英国普通法系的诽谤法因而得以在香港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义明;;新闻传播与人格权保护[J];中国地市报人;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窦晓娟;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郭国松;“公众人物”的隐私不受保护?[N];南方周末;2003年
3 李克杰;市民DV拍新闻行使的是采访权吗?[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4 马小红;古今诽谤罪有何不同[N];北京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马蔚;让宪法诉讼“活”起来[N];工人日报;2001年
6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 田湘波;网络反腐: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手段[N];检察日报;2008年
7 职员 范子军;曝光闯红灯者隐私本身就是“闯红灯”[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司法室 廖盛芳;性权利宜入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欣;新闻报道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金梦;《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人权法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秀霞;论我国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权[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朱爱萍;论公职人员名誉权的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朵璞;“人肉搜索第一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1年
4 宋艺秋;利益衡量在新闻自由权与人格权冲突中的适用[D];郑州大学;2006年
5 方朝英;从媒体诉讼看我国舆论监督权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金龙;论言论自由[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丁娟;论网络言论自由权[D];安徽大学;2006年
8 王俊壹;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D];苏州大学;2008年
9 欧阳振婷;言论自由视角下诽谤罪的宪法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10 任俊;网络言论法律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1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7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