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作为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

发布时间:2017-09-18 08:48

  本文关键词:论作为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国哀制度 宪法制度 正当性 完善


【摘要】:国哀制度是通过节哀的形式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以及因严重自然灾害而丧生等有关人士表达崇敬之意或者是表示追思与哀悼的一种国家制度。世界各国均有相关国哀的法律规定,而在我国法律制度中则仅有些许不完善的规定。这种通过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各种哀悼礼仪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意义。虽然作为一种制度的国哀制度在世界各国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践行,但学人还没有认识到国哀制度的宪法制度特性。同时,各国虽有零星的法律条文规定,也还没有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制度体系加以研究与设计。在新中国历史上曾几度践行国哀仪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的国哀制度开创为平民哀悼之创举,更具有重大的社会进步意义。国哀制度作为一项独特制度的重要意义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本文针对目前这种重大的公共生活实践做出些许思考,不仅承认国哀的独特制度特性,更意图证立它应为一项独特的且重要的宪法制度。反思这种制度实践的宪法理论根基,并在我国宪法的框架下寻找全面构建此制度体系的一些具体思路,使得这种制度在我国的践行更加合理与规范化。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国哀制度的性质做出界定,同时纵观国际国内的做法整理出国哀制度的几项具体内容,大致为降半旗制度、哀悼日制度、国葬制度等,接着重点通过有关宪法学理论论证作为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的正当性,总共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国哀制度体现了人的尊严的价值要求;二是国哀制度有利于强化民族凝聚力;三是国哀制度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哀悼文化;四是国哀制度是能够满足我国公民的价值追求。第二部分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国哀制度需要加以解决的若干问题和分析思路。文章中在这一部分讨论了三大问题:一是:作为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的实践需要“立法”的保障;二是要关注有关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国哀制度建构中的标准问题。第三部分是在我国国哀制度宪法化的若干建议,讨论了作为一项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在宪法中的具体定位问题。第四部分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哀制度的几个具体建议。第五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希冀国哀制度在我国得到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国哀制度 宪法制度 正当性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序论6-7
  • 一、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6
  • 二、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6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6-7
  • 本论7-32
  • 一、国哀制度的性质、主要内容及正当性7-21
  • (一) 国哀制度的性质7-8
  • (二) 国哀制度的主要内容8-11
  • (三) 国哀制度的正当性11-21
  • 二、健全和完善我国国哀制度需要加以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分析思路21-27
  • (一) 作为宪法制度的国哀制度的实践需要“立法”的保障21-23
  • (二) 要关注有关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联系23-25
  • (三) 国哀制度建构中的标准问题25-27
  • 三、国哀制度宪法化的若干建议27-31
  •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哀制度几个具体建议31-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4
  • 后记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平;;尊严与自由:宪法的价值灵魂——评艾伯乐的《尊严与自由》[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的文化基点:儒家群己观[J];政法论坛;2009年06期

3 林来梵;;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4 李累;宪法上“人的尊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874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74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