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解释之于宪法实施的作用及其发挥——兼论我国释宪机制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宪法解释之于宪法实施的作用及其发挥——兼论我国释宪机制的完善
【摘要】:宪法解释对于人们遵守和适用宪法、弭除宪法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议等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宪法解释的政治性并不能使其失去在宪法实施中的作用,因为宪法解释所具有的法释义学性质使其受到法解释规则和法学方法论的约束,不仅可以确保涉宪问题以法的方式得到解决,防止释宪者借道宪法的政治性"走私"的现象发生,还能够增强宪法解释的逻辑性并提高宪法实施的完整性和准确度。中国宪法实施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宪法解释的作用,这必须以完善现行释宪机制为前提,为此,构建复合型释宪机制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宪法实施 宪法审查 释宪机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宪法实施中的解释机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FX02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ZDC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宪法实施是相对于宪法制定而言的,离不开对宪法条文的解释,因为宪法实施的目标是将宪法应用于特定事件,其任务就是使宪法在特定情形中得以具体化,这个具体化的过程就是解释宪法的过程。因此,宪法解释已成为各国宪法实施的首要途径,被认为是当代宪法理论和司法审查理论的核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秦前红;涂四益;;“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兼与童之伟教授商榷[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3 韩大元;“十六大”后须强化宪法解释制度的功能[J];法学;2003年01期
4 林来梵;;转型期宪法的实施形态[J];比较法研究;2014年04期
5 李忠夏;;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J];法学研究;2011年02期
6 翟国强;;中国宪法实施的双轨制[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7 谢维雁;;回望一九五四:制宪者的宪法观念及其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郑贤君;确立“法”上之力:宪法解释学的中国使命[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范进学;;宪法在中国实施何以艰难[J];政法论丛;2009年01期
10 张汝伦;释义学的“实践哲学”[J];哲学研究;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悦晖;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周恩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有自己的法律——宪法[J];党的文献;1997年01期
3 毛泽东;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插话(节录)[J];党的文献;1997年01期
4 张骐;法律实施的概念、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赵世义;从科学分析到人文综合——中国宪法学通往成熟之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张海霞;张志芳;;毛泽东与1954年宪法的制定[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06期
7 林来梵;;互惠正义:第四次修宪的规范精神[J];法学家;2004年04期
8 张翔;韩大元;;宪法文本研究的自觉与反思[J];法学家;2008年01期
9 李忠夏;;宪法学的教义化——德国国家法学方法论的发展[J];法学家;2009年05期
10 赵宏;;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J];法学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维雁;;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牛凯;宪法解释若干问题初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王丛虎;我国宪法解释价值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王广辉;宪法解释与宪法理解[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7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孙婷婷;对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一次挑战[J];中国律师;2001年12期
9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补充宪法规定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周伟;宪法解释惯例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丰收;论我国准二元宪法解释体制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阳;论宪法解释[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瑜程;宪法解释的类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洁;论宪法解释权的主体[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宇;论宪法解释的主体[D];延边大学;2007年
7 许傲雪;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杨熙玲;宪法解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郝静;宪法解释权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佩佩;宪法解释权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5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7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