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概念与学术传统
本文关键词: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概念与学术传统
【摘要】:在中国宪法学说史的研究中,相关概念的解析是一个基本前提。在宪法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宪法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说的功能与演变。而学说史的演变首先需要阐明相关概念的元素与具体内涵。本文的主要任务是,解析构成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概念要素,为学术史研究的体系化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 宪法 学说 传统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①宪法学中国化是开放性的学术命题,其基础是把中国的经验与宪政普遍性价值的结合,旨在宪法学发展中提炼与概括宪法的公共性价值,推动宪法学的体系化、本土化。参见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第54~55页。从清末立宪算起,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9期
2 陈明龙;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10期
3 陈宗振;试释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及“哥”、 “姐”等词与阿尔泰诸语言的关系[J];语言研究;2001年02期
4 齐沪扬;与语气词规范有关的一些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2期
5 吴吟,邵敬敏;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及其他[J];语文研究;2001年01期
6 李健雪;称谓选择与语境关系顺应[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学锋;“sport—体育”:中国体育认识上的最大误区——再谈体育(PE)与竞技(sport)的本质、功能、目标、手段和主体[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郭纪金;楚辞可歌刍论[J];文学评论;2000年06期
9 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上)[J];清史研究;2001年03期
10 尹世康;论刑事辩护制度的价值[J];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利明;;平等保护原则:中国物权法的鲜明特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西明;张力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霞;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5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7 卢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与投资者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远均;网络银行管理体制及监督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协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耀华;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李丹;高级技能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陈斌;贪污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5 方齐;职务犯罪预防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董银秀;称呼语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文博;论伪证罪[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覃杏花;现代管理的公正原则及其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田良富;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10 朱丽华;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梁成意;;论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人、社会共同体与宪法——兼评《欧盟宪法》[J];当代法学;2007年02期
3 黄锫;;规范主义经济宪法学的理论架构——以布坎南的思想为主轴[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4 上官丕亮;;废除死刑的宪法学思考[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5 梁成意;;论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转型[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6 陈红梅;;南非学费制度的合宪性之辩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7 王秀哲;;利益平衡与价值选择中的堕胎规制研究[J];法商研究;2007年04期
8 刘志刚;;立宪主义语境下宪法与民法的关系——兼评《物权法(草案)》合宪违宪之争[J];法学评论;2007年02期
9 江国华;;宪法的人类学解释[J];法学评论;2007年05期
10 郑磊;;合宪法性审查该如何启动[J];法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论宪法文化及其培养[J];理论导刊;2004年10期
2 上官丕亮;宪法命运的文化建构[J];政治与法律;2004年05期
3 顾建亚;论以人为本的宪法文化之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明剑;宪法文化的阶级性和继承性——与龚祥瑞教授商榷[J];法学;1990年03期
5 徐德刚,魏腊云;全球化时代的宪法文化冲突及其整合[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黄武双;宪法能否在民事判决中直接援引?[J];法学论坛;2004年04期
7 洪冬英;违宪审查与宪政[J];法学论坛;2004年04期
8 郑洁;;宪法的文化基础及其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任超;从自然法到宪法[J];法学论坛;2004年04期
10 潘小军;中国宪政路在何方?[J];法学论坛;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路聪;建构充满人权关怀的宪法文化[N];法制日报;2011年
2 苗连营;让法治的理想成为社会现实[N];河南日报;2005年
3 李富成;和谐社会重在建设法治国家[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峻青;以人为本的宪法文化之省思与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福刚;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文化论[D];郑州大学;2005年
3 谭佳林;论宪法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赖传印;宪法文化及其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革华;我国宪法文化的省思与建构[D];湘潭大学;2006年
6 程舫;论中国宪法文化的现代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牛要聚;理想与困境:1913年制宪运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黄卫东;论宪法文化与宪法信仰[D];湘潭大学;2005年
9 曹锦程;中国宪法的文化解释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4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7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