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
本文关键词: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
【摘要】:能动司法本质上是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立法权的侵蚀。宪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位阶最高的法,体现了法律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应作为能动司法的边界。依据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释宪法,司法机关没有宪法解释权。但通过人大常委会"督宪权"与司法机关"司宪权"之不同层级的分工,司法机关应享有默示的授权以对普通法律做合宪性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即在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之间构筑了联动关系。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能动司法 宪法司法化 宪法解释
【基金】:国家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农民发展的权利诉求与制度贡献研究”(11CKS018)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及特点研究”(10YJC71004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1;D926
【正文快照】: 一、民意与法律在个案上的博弈凸显宪法框架内能动司法的必要性2001年发生的山东“齐玉苓案”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该案二审法院山东省高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冠军;李立强;;防止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包金玉;;我国宪法司法化探讨[J];前沿;2011年15期
3 张千帆;;中国宪法为何难以落实[J];炎黄春秋;2011年05期
4 胡锦光;;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5 王萍;;论宪法私权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6 刘剑波;蒋英州;;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基础性条件——从宪法属性角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7 宋志刚;曹恒涛;;受教育权的民法性解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玉文;;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法律保障——由“我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引发的思考[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庆东;宪法司法化的价值[N];学习时报;2003年
2 王磊;修宪后更需宪法司法化[N];经济参考报;2004年
3 宋薇薇;让“睡眠”的权利“醒”过来[N];北京日报;2001年
4 驻鲁记者 吴学霆;山东高院开创宪法司法化先河[N];文汇报;2001年
5 黄松有(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宪法司法化及其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吴兢;宪法与公民“直接对话”[N];人民日报;2001年
7 范冠峰;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现实意义[N];法制日报;2002年
8 袁野;浅谈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现实意义[N];贵州政协报;2003年
9 魏文彪;“尊重人权”入宪还不够[N];经济参考报;200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志铭;也谈宪法的司法化[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侯宇清;南非宪法法院判例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贤海;宪法司法化的几个问题研究—兼评“宪法司法化第一案”[D];安徽大学;2003年
2 李荣震;从“齐玉苓案”看我国宪法司法化[D];兰州大学;2012年
3 吴秀玲;宪法司法化探析[D];河海大学;2003年
4 李双;国外宪法司法化研究及对我国宪法司法的考量[D];吉林大学;2012年
5 黄国泽;论当代大学生的受教育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丽;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周伶俐;论中国宪法司法化[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林慧;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9 潘樾;宪法司法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立高;宪法司法化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4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8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