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

发布时间:2017-10-19 22:24

  本文关键词: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


  更多相关文章: 特定关系人 共同受贿 认定和处罚 对策完善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贿犯罪案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受贿形式和手段不断翻新。媒体报道的很多受贿犯罪案件,其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受贿人通过近亲属、情妇(夫)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人收受财物,给查办受贿案件和适用法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案发后,国家工作人员往往以自己不知情为由否认自己有受贿的行为,特定关系人也经常以事先无通谋否认有共同受贿的主观故意,从而导致特定关系人与受贿人“共同受贿”很难认定,给打击贿赂类犯罪带来困难。为了有效地惩治受贿犯罪行为,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有关部门就受贿犯罪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于2007年7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规定: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前款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本意见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意见》之所以提出特定关系人这一概念,正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随着形势的发展,犯罪手段趋向间接化、隐蔽化,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犯罪成为典型的共同受贿。《意见》的出台,在一定程序上给司法实务界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但由于该《意见》有些规定较为模糊,在实务中对特定关系人的范围及“通谋”等问题的认定意见不一、理解上还有分歧,导致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各地存在差异、标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是案例介绍和分析,通过实际办案中碰到的一起案例提出目前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争议所在;第二部分主要对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罪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法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第三部分从特定关系人构成受贿罪共犯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即主观、客观方面论述了特定关系人如何定罪和处罚问题;第四部分指出我国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法律规定的缺陷以及司法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五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完善举措,一是明确特定关系人的内涵和范围,二是明确特定关系人和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的认定,对于本文着重解决的难点“通谋”的认定,根据司法实践,总结出了认定“通谋”和不宜认定“通谋”的几种形式,三是明确对国家工作人员“授意”的规定,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加强对“授意”的理解。
【关键词】:特定关系人 共同受贿 认定和处罚 对策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相关案例介绍与分析7-9
  • (一) 基本案情介绍7
  • (二) 案件争议焦点7-9
  • 二、特定关系人的界定及相关法理分析9-15
  • (一) 特定关系人的含义9-12
  • 1、特定关系人的概念9
  • 2、特定关系人的范围9-11
  • 3、相关概念之比较11-12
  • (二) 相关法理分析12-15
  • 1、共犯与身份的一般理论12
  • 2、特定关系人能否构成受贿罪的共同实行犯12-15
  • 三、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和处罚15-22
  • (一)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15-18
  • 1、主观要件的认定15-17
  • 2、客观要件的认定17-18
  • (二)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罪的处罚18-22
  • 1、主从犯的认定19-20
  • 2、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20-22
  • 四、我国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法律规定的不足22-24
  • (一) 对特定关系人的范围和内涵规定不明确22
  • (二) 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规定过窄22-23
  • (三) 对国家工作人员“授意”规定不明确23-24
  • 五、完善我国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法律的对策24-30
  • (一) 明确“特定关系人”的范围和内涵24-26
  • (二) 明确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的认定26-28
  • 1、可以认定为通谋的情形26-27
  • 2、不宜认定为“通谋”的情形27
  • 3、关于“通谋”认定程度的把握27-28
  • (三) 明确国家工作人员“授意”的认定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若瑜;;试论“特定关系人”界定的重要性[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曾亚波;胡杰群;;走近神秘的“特定关系人”[J];先锋队;2012年18期

3 曾亚波;胡杰群;;走近神秘的“特定关系人”[J];法治与社会;2012年07期

4 肖舟;;中国特定关系人受贿第一案[J];廉政w,

本文编号:1063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063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