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危害国家安全立法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0:29

  本文关键词:危害国家安全立法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法治 立法 危害国家安全


【摘要】:随着“法治中国”理念的提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发展迅速,法治的治理模式也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推从。但是旧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还有很多糟粕残留。要完善法制化体系,完成从政治到法治的完美转变,就势必要去除这些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法治的过程中从最本源的立法入手,通过分析现行立法以及法律体系的优劣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的因素。从具体入手,以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立法为跳板,从一方面的问题折射整体的不足,不断完善法治立法模式,不断健全法治法律体系,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第一章主要就客观上对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法理解读,然后联系我国法治立法的要求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联,意在将单一的罪名解读延伸到整个立法理论当中去论述和研究,为后文研究立法理论作铺垫和支持。第二章主要是对于国外关于危害国家安全方面的犯罪的论述和说明,通过研究国外相关方面的经验来反观我国的不足,以此来研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立法发展方向与可能性。同样也是对于具体罪状的研究,结合第一章来为后文的论述做支持。第三章正式进入问题的研究,这一章主要作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研究向整个立法理论的研究的过渡,主要是通过我国已有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设定,通过与国外的对比以及自身可能缺陷的研究来提出具体问题,分析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第四章则是承接上一章的问题,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产生原因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的分析从而对症下药来研究这些问题的可能出路,以此提出可行性建议来作为完善我国法治立法理论体系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法治 立法 危害国家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3
  • 0.1 研究意义9
  • 0.2 文献综述9-11
  • 0.2.1 国内的相关立法现状9-10
  • 0.2.2 国外的相关立法现状10-11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3
  • 0.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1
  •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学理解读以及法治立法的要求13-19
  • 1.1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及特征13-14
  • 1.2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转变14-15
  • 1.3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转变与法治建设的关系15-19
  • 1.3.1 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15-17
  • 1.3.2 “危害国家安全罪”立法中体现出的法治理念17-19
  • 第二章 国外主要国家相关立法的论述及启示19-27
  • 2.1 德国危害国家安全立法论述19-20
  • 2.2 英美危害国家安全立法论述20-22
  • 2.2.1 英国危害国家安全立法论述20-21
  • 2.2.2 美国危害国家安全立法论述21-22
  • 2.3 俄罗斯危害国家安全立法论述22-23
  • 2.4 国外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立法带来的启示23-27
  • 2.4.1 俄罗斯23
  • 2.4.2 德国23-24
  • 2.4.3 英美24-27
  • 第三章 从危害国家安全立法的转变分析我国立法的不足27-37
  • 3.1 立法概念的模糊27-30
  • 3.2 立法的具体缺失30-31
  • 3.2.1 增加部分罪种的犯罪主体30
  • 3.2.2 增设部分罪名30-31
  • 3.2.3 提高部分罪种的定罪量刑额度31
  • 3.3 立法专门化的欠缺31-32
  • 3.3.1 针对恐怖主义犯罪,尚未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规制31
  • 3.3.2 《刑事诉讼法》有待修订31-32
  • 3.3.3 《刑法》具体方面的欠缺32
  • 3.3.4 加快完善司法解释32
  • 3.4 职能管辖上的立法冲突32-35
  • 3.4.1 理论上各自表述32-33
  • 3.4.2 实践中各行其是33
  • 3.4.3 法律规范的欠缺与含糊33
  • 3.4.4 实体法与和程序法的不协调33-34
  • 3.4.5 法律规范与侦查主体多元化的不协调34-35
  • 3.5 立法价值导向性与技术性立法的冲突35-37
  • 第四章 从危害国家安全立法的转变角度提出立法建议37-51
  • 4.1 从政治到法治的转变37-40
  • 4.1.1 何为“政治犯罪”37-38
  • 4.1.2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政治犯罪有何异同38-39
  • 4.1.3 从政治到法治转变39-40
  • 4.2 强化立法的宪法性特征40-42
  • 4.2.1 以宪法为基本的立法准则41-42
  • 4.2.2 以保护基本权利为立法前提42
  • 4.3 加强立法范围的具体性、全面性42-46
  • 4.3.1 补足实际运用中的立法缺失43-45
  • 4.3.2 建立针对性强的专门性立法45-46
  • 4.4 调节立法价值导向性与技术性立法的冲突46-47
  • 4.4.1 突破传统工具主义束缚46
  • 4.4.2 减少自由裁量有可能带来的无序性46
  • 4.4.3 从价值的表现到价值的实现46-47
  • 4.5 完善法律实际运用中的冲突解决机制47-51
  • 4.5.1 进行侦查体制的变革47-48
  • 4.5.2 修订立法、完善立法48-49
  • 4.5.3 赋予司法机关相应的处置权和优先权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荣;;也是犯罪与责任相均衡——对附条件“犯罪赔偿”的价值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罗恒;;对死刑适用对象和限制减刑适用对象问题的思考——以《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为考察对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张倩雯;蔡丽杭;;比较视角下反贪污贿赂犯罪的变革与建构[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蒋涤非;张红梅;;再论盗窃罪既未遂的区分标准——以行为过程为分析视角[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晏磊;吴卓师;张富兴;;正当防卫的实践辨惑[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1年11期

6 陈荣飞;肖敏;;刑法修正案(八)的溯及力研究——兼评《最高院关于〈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J];法治研究;2012年05期

7 何荣功;;财产罪法益新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田晓康;;赌博犯罪司法认定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年25期

9 刘琪;;设立污染环境罪的危险犯必要性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1期

10 江奥立;;犯罪构成理论的梳理及构建理念的反思[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国文;刑罚的界限[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陈世伟;论共犯的二重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张吉喜;论刑事诉讼中的公正审判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荣飞;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波;罪过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肖敏;犯罪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邓中文;商业贿赂的刑法治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客观要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翟秀娟;论我国刑法的正负机能[D];烟台大学;2010年

3 高见远;论单位共同犯罪[D];西北大学;2011年

4 姚嘉伟;应受刑罚处罚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娇思;论教唆未遂[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郭文文;医疗事故罪的司法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程宽;滥用职权罪的定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韩拥军;论刑事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陆世雄;论暂予监外执行的检察监督[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齐琦;机动车“碰瓷”问题定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8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078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