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8:06

  本文关键词: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不真正不作为 等值性判断 存在结构 作为义务 支配力


【摘要】:围绕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与罪刑法定原则是否冲突以及其成立标准的等问题学界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因此不真正不作为犯历来就有“未解之题”或“最难且未令人满意地解决的难题”之称。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一直是研究的核心问题,各国学者对该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学说。各学说之间相互碰撞,促进了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标准研究的不断进步。笔者试图通过对国内外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标准的学说进行梳理,探究各学说在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认定问题上的弊端,并提出自己关于该问题的一些看法,以期等够早日建立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合理、统一的标准。除引言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概说。第一节对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从不真正不作为犯特殊构造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二节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的定义、内涵进行整理,指出等值性具有限定不真正不作为犯成立范围的意义;作为义务仅仅是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的一个环节,不能取代等值性判断。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德国与日本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标准,并做出了评析,以期有所借鉴。第一节整理了目前德国判定不真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等值的标准,德国学界通说主张从五个方面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进行限定。也有学者主张不真正不作为犯认定过程中应重视其主观要件的特殊性。接着论文分析了德国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的判断标准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主要缺陷,针对不作为犯主观要件的特殊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二节梳理了日本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标准的主要学说,日本学界等值性判断标准主要有主观说、事实承担说、综合判断说、因果关系支配说与构成要件符合说。接着论文对日本学界关于该问题的学说进行了评析,指出各判断标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的主要缺陷。第三章梳理、评析我国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的主要标准。第一节介绍了我国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有分别确定标准说、两层级考察说、区分第三人犯罪说等。第二节,针对第一节梳理出的我国关于等值性判断标准的主要学说进行评析,客观分析了各学说存在的缺陷。第四章在以上梳理工作的基础上对现在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标准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第一节笔者指出了不作为犯应为—能为—不为的基本存在逻辑及其自身的特殊构造,认为起因的作用限于引发面向法益受损的因果进程,起因的形式不同并不会影响不作为人对因果进程的支配力。第二节论文提出了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的新标准。新标准主张首先根据形式义务说确定不作为人作为义务的有无,同时根据危险的不同性质确定作为义务的具体内容,锁定不作为可能触犯的具体罪名。其次分析不作为涉及的罪名中的特别行为要素,若该罪名不可能由不作为实现,则该不作为不构成犯罪;最后,考察不作为人对面向法益受损的因果进程的支配力。支配力的判断主要依据不作为人的作为能力与是否存在他人意志反抗两个方面。第二节,笔者根据起因形式的不同选取了实践中的几个典型案例,通过适用来检验新标准的妥当性。
【关键词】:不真正不作为 等值性判断 存在结构 作为义务 支配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4
  • 一、问题的提出8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8
  • 三、文献综述8-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13
  •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13-14
  • 第一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概说14-19
  • 第一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定义14-16
  • 一、不作为犯的定义14
  •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定义14-16
  • 第二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及其判断标准16-19
  • 一、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等值性定义16-17
  • 二、研究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意义17-19
  • 第二章 德、日刑法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标准19-28
  • 第一节 德国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标准及评析19-24
  • 一、德国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学说19-22
  • 二、对德国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评析22-24
  • 第二节 日本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标准及评析24-28
  • 一、日本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学说24-25
  • 二、对日本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评析25-28
  • 第三章 我国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标准及评析28-34
  • 第一节 我国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判断标准28-30
  • 一、分别确定标准说28
  • 二、综合判断说28-29
  • 三、两层级考察说29
  • 四、区分第三人作为犯罪说29
  • 五、支配说29-30
  • 六、先行行为说30
  • 第二节 对我国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之评析30-34
  • 一、分别确定标准说之评析30-31
  • 二、综合判断说之评析31
  • 三、两层级考察说之评析31-32
  • 四、区分第三人说之评析32
  • 五、支配说之评析32-33
  • 六、先行行为说之评析33-34
  • 第四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再思考34-44
  • 第一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要素与具体步骤34-40
  • 一、不真正不作为犯等值性判断标准之我见34-35
  •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要素35-39
  • 三、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的判断步骤39-40
  • 第二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的适用40-44
  • 一、司法实务中的具体案例40-41
  • 二、不真正不作为犯之等值性判断标准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斯凡;;不真正不作为犯等价性否定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田宏杰,许成磊;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规范结构[J];政治与法律;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112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12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