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回归真实:大数据时代刑法的挑战与应对
本文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犯罪 网络虚拟空间 刑法对策 出处:《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数据时代,人类生活的现实场景与网络虚拟空间通过数据结合得愈加紧密,人类生活在现实场景和虚拟空间同步进行。大数据的应用在改变了人类生活同时,也对刑事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数据自身的价值属性增加了数据受到侵害的刑事风险,对传统刑法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的规范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在风险刑法的思维导引下,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网络犯罪,实现传统刑法规制体系的完善。因而应当以"大数据"为指导理念,立足数据为基点对相关罪名予以完善,推动大数据刑法规范体系的成熟完善,回应时代发展,实现更好的规范供给。
[Abstract]:In big data's time, the real scene of human life and the virtual space of the network are more and more closely combined through the data, the human lives in the real scene and the virtual space synchronously proceed. Big data's application has changed the human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The value attribute of information data increases the criminal risk of data being violated. It has cause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standard system of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law network crime and computer crim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isk criminal law, how to deal with the network crime in big data era.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big data" as the guiding idea, base on the data to perfect the related charges, and promote big data's system of criminal law norms to be mature and perfect.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achieve better normative suppl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基金】:作者主持之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利益的刑法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4SFB20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4
【正文快照】: 一、前言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于我们的未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甚至有人称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数据的需要更为深刻和全面,而反映人们客观情况的海量数据进入互联网空间,使得互联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建文;刘振兴;刘扬;;国内外主要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布局与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7期
2 傅中力;张煌;李坡;;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选择[J];国防科技;2013年02期
3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年01期
4 陈明;;大数据问题[J];计算机教育;2013年05期
5 赵书鸿;;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J];人民检察;2008年01期
6 陈新河;;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4年01期
7 刘玫;徐天然;;美国“电子传闻证据例外”的提出及其预期影响[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8 陈如明;;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价值与应对策略[J];移动通信;2012年17期
9 钟瑛;张恒山;;大数据的缘起、冲击及其应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10 于志刚;;网络思维的演变与网络犯罪的制裁思路[J];中外法学;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少杰;;刑法应该理性回应“风险社会”[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于美淇;;我国刑法中的“情节严重”——风险社会下的客观处罚和抽象危险犯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5期
3 郑艺群;;环境审判制度初探[J];东南学术;2010年05期
4 张兵;;风险时代的风险刑法——以危险驾驶为视角[J];福建法学;2010年04期
5 林俊辉;张淑芳;;论我国刑法改革的价值取向[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夏勇;;民生风险的刑法应对[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7 于志刚;;“风险刑法”不可行[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8 张明楷;;“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题反思[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9 刘仁文;;30年来我国刑法发展的基本特征[J];法学;2008年05期
10 文韬;朱仕武;;论风险社会下的刑法责任主义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艺群;;环境审判制度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李文彬;陈金鹰;;“大数据”应用技术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乔向杰;;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模式研究[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4 徐成龙;;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有关主办地城市形象的境外媒体报道全文数据库构建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5 方俊皓;;大数据时代电力信息技术思考与探索[A];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2013[C];2013年
6 祁昊颖;;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商文件系统新思考[A];2013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7 谭胜淋;陈曦;;大数据的标准化研究[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尹素格;王健;张桂刚;杨宏斌;王世军;;大数据技术在精确空投系统中的应用[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9 徐子伟;张陈斌;陈宗海;;大数据技术概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C];2014年
10 徐炜;肖智;杨道理;;量子算法在大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前景浅析[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业勋;立法上的金融违法行为入罪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许其勇;论现代刑法的自由精神[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韩晶;大数据服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李韧;基于Hadoop的大规模语义Web本体数据查询与推理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冷亚军;协同过滤技术及其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韩海雯;MapReduce计算任务调度的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周勇;基于并行计算的数据流处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楼巍;面向大数据的高维数据挖掘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张金松;基于引文上下文分析的文献检索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论增设危险驾驶行为罪[D];南昌大学;2010年
2 毛校霞;客观处罚条件之解析与借鉴[D];南京大学;2011年
3 曾志辉;风险社会背景下交通犯罪的立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陆继发;危险驾驶罪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黄雷;论风险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大伟;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茂森;论抽象危险犯在我国刑法中的适度扩展[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张勇;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海燕;论教唆犯罪的未完成形态[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许振鲁;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D];安徽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亓冬;吴洋;彭默馨;;直面大数据对信息安全的挑战[J];保密工作;2012年08期
2 王文超;石海明;曾华锋;;刍议大数据时代的国家信息安全[J];国防科技;2013年02期
3 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年02期
4 傅中力;张煌;李坡;;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选择[J];国防科技;2013年02期
5 姚海放;彭岳;肖建国;刘东;左坚卫;;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家;2013年05期
6 王存奎;王爱博;谢晓专;罗根连;;情报界定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J];保密科学技术;2013年09期
7 于志刚;郭旨龙;;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于志刚;;网络犯罪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分则的转型路径[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9 宫学庆;金澈清;王晓玲;张蓉;周傲英;;数据密集型科学与工程:需求和挑战[J];计算机学报;2012年08期
10 王倩;朱宏峰;刘天华;;大数据安全的现状与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13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薛小荣;陆e,
本文编号:1454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45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