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之中国法典表达考究
本文关键词: 《刑法》第条 罪刑法定 规范架构 双维视域 顺位优化 出处:《东方法学》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刑法》第3条是刑法直接记载并表达罪刑法定的条文,因而可认为它是罪刑法定在中国法体系里,唯一的法定"住所"。中国法语境里罪刑法定到底包含哪些义项,并非考究罪刑法定之中国法典表达的主题;它只在乎罪刑法定在中国刑法典存在的真实样态。罪刑法定在中国法典里的存在方式如下:《刑法》第3条是以刑法规范架构容纳着罪刑法定,并以两个规范分句作为整条表达着罪刑法定之全义,为突出罪刑法定为本条之唯一显义,甚至有意对刑法调整对象——行为主体的有些行为——予以隐藏,以简化其可能出现的多义,为最大限度地涵盖罪刑法定之丰富含意,以多种类型的双维视域予以表达;但相对于显著表达行为与犯罪行为间法定,罪与刑间的法定关系则仅有提示,未予强调,两个分句现有排序,并不减损罪刑法定本义,但如果更换顺序,可能更加有助于显明罪刑法定意义的逻辑顺序。
[Abstract]:Article 3 of the Criminal Law of our country is the provision of the criminal law which directly records and expresses the legality of a crime, so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crime criminal law in the system of Chinese law. The only legal "domicile". What meaning does the crime and criminal law contain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aw is not the subject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Chinese code of law of crime and criminal law; It only cares about the re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rime criminal law in the Chinese criminal law. The existence mode of the crime criminal law in the Chinese criminal code is as follows: article 3 of the criminal law contains the legality of the crime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riminal law norm. And take two standard clauses as the whole article to express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legality of crim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riminal law as the only explicit meaning of this article, and even intentionally to adjust the object of criminal law-some acts of the subject to hide. In order to simplify its possible polysemy and to cover the rich meaning of the crime and criminal law to the maximum extent, it is expressed in a variety of two dimensional horizons. However,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e and punishment is only prompted, not emphasized. The existing ranking of the two clauses does not detract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egality, but if the order is changed. It may be more helpful to demonstrate the logical order of the legal meaning of a crime.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法学院;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一般课题“罪刑法定机能规范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3FX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西省重点人文研究基地招标课题“价格违法犯罪立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JD11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支助
【分类号】:D924
【正文快照】: 引言通说以为,在中国法律体系里,《刑法》第3条是唯一地从文义角度来记载并表达罪刑法定的法上“明文规定”,因而形象地说该条是罪刑法定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独一的法定住所,并无不当。《刑法》第3条是怎样与罪刑法定融合于一体,罪刑法定意蕴与结构层次在《刑法》第3条设定的语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兴良;;罪刑法定主义的逻辑展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3期
2 冯军;;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J];中外法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梅;;试论信用卡犯罪法律解释中的两个问题[J];法学评论;2014年02期
2 苏永生;;论我国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新解[J];法商研究;2014年01期
3 高国其;;公开盗窃理论构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质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刘艳红;;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基于刑事一体化的尝试性构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汪婷婷;;刑法格言在罪刑法定原则中的展开[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4期
6 邹易材;;为何重新解读遗弃罪犯罪构成之实证研究——以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为视角[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马乐;;纯粹功利刑论之提倡[J];东方法学;2014年03期
8 吕芳;;“法律解释规则”:概念解读与用语辨析[J];法律方法;2014年00期
9 齐文远;;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刑法观的调整——兼评苏永生教授新著《区域刑事法治的经验与逻辑》[J];法商研究;2014年03期
10 张丽丽;;论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关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莫洪宪;罗钢;;腐败存量特赦的理性思考[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莉;被害人刑事诉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李凯;交通犯罪的刑法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熊瑛;量刑视野下的立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倪春乐;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朱兴;刑事归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晓明;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于阳;论刑罚适应性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8 黄宇;关系刑法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王鑫磊;帮助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刚;我国刑法空间适用范围的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魏巍;论贪污贿赂犯罪量刑标准的完善[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张文新;量刑规范化中的数额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寇英杰;我国量刑证据制度独立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6 范建波;论交通肇事逃逸立法的保护法益[D];宁波大学;2012年
7 张晓强;胁从犯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赵明慧;虐童行为的定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费菲;撬门出租他人房屋案的法律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杜鹃;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特殊人群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雅各布斯,王世洲;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适用?[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J·H·冯·基尔希曼,赵阳;作为科学的法学的无价值性——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3 刘树德,王勉;非法经营罪罪状“口袋径”的权衡对法释[2000]12号第1条的质疑[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4 冯军;;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J];法学家;2012年01期
5 朱苏力;;从药家鑫案看刑罚的殃及效果和罪责自负——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一)[J];法学;2011年06期
6 康伟;;罪刑法定原则下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定性研究——解释论角度的胎儿生命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7 周详;;胎儿“生命权”的确认与刑法保护[J];法学;2012年08期
8 程红;;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对立的深度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松宫孝明;张小宁;;结果反(无)价值论[J];法学;2013年07期
10 周详;;刑法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1460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46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