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避险限度的目的解释——基于对建构主义刑法学的反思
本文选题:紧急避险 切入点:避险限度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刑法理论中以法益衡量为标准量化分析避险限度的方法存在适用的障碍。对避险限度的界定,需要引入目的解释的方法。避险行为必须受到比例性的目的限制,不仅法益的大小衡量,且避险行为的方法、避险措施的时间等均应在比例原则的考虑之内。抽象的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需要通过目的解释进一步细化。基于被害人自身的艰难境地,不得已提前伤害他人的法益的,不能认定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在双方都陷于危急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原始的自然力量博弈即便造成了大于所要保护的利益的损害,也不能认定为超过必要限度。在受强制的避险时,如果强制内容并不明确,受强制者只能对第三人采取通常的损害,而不能采取重大损害,否则构成避险过当。避险行为本身构成抽象危险犯时,需要结合行为的具体危险情状区别对待。
[Abstract]: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imit of risk taking the measure of legal interest as the standard has some applicable obstacl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limit of risk aversion needs to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purpose explanation, and the act of avoiding risk must be restricted by the purpose of proportionality. Not only the size of the legal benefits, but also the method of avoiding the risk, The time of risk avoidanc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bstract causes of undue damage need to be explained further by the purpose. Based on the victim's own difficult situation, he has no choice but to harm the legal interests of others in advance. It cannot be regarded as causing undue damage. In situations where both sides are left in a state of crisis and helplessness, the primitive natural forces game can cause more damage than the interests to be protected, Nor can it be considered as exceeding the necessary limit. If the content of the compulsion is not clear, the coerced person can only take the usual harm to the third party, but not the significant harm, When the behavior itself constitutes an abstract dangerous crime, it needs to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crete dangerous situation of the behavior.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FXB005)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刑法规范与经验事实交互认定的理路研究”(项目编号:KYLX_0645) 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选题资助项目“刑法目的解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金钊;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彭文华;;紧急避险限度的适当性标准[J];法学;2013年03期
3 戚建刚;;风险规制的兴起与行政法的新发展[J];当代法学;2014年06期
4 邓国良;石聚航;;法益概念的扩张与生态刑法的重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姜涛;;在秩序与自由之间:刑法父爱主义之提倡[J];江淮论坛;2015年01期
6 许玉镇;试论比例原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7 张再林;“交往理性”与仁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马克昌;紧急避险比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李川;;抽象危险犯自身谦抑机制研究——以醉驾案件具体危险犯化认定倾向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3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金泽刚;[N];法制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旧派理论对《钦定大清刑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马长生;彭新林;;前科消灭的性质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王远胜;吴兴国;;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何承斌;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比较研究——以贪污犯为线索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党惠娟;;试论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及刑法规范的相关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钭晓东;;生态文明、风险社会与环境法功能进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熊姝丹;;浅析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冯云;刑法中的伪造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林·凯莫勒;萨缪尔·伊萨查罗夫;乔治·罗文斯坦;特德·奥多诺霍;马修·拉宾;郭春镇;;偏好与理性选择:保守主义人士也能接受的规制——行为经济学与“非对称父爱主义”的案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何海波;;中国行政法学的外国法渊源[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3 陈君;;论环境生态利益的刑法保护[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高飞;;从生态法益视觉重新认识犯罪本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刘晓莉;贾国发;;生态犯罪立法论要[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2期
6 韩秋红,薛文华;论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2期
7 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管金伦;;法官的法解释[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9 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上)[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沈岿;;食品免检制之反思——以风险治理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伟;董青松;;论目的解释之基本内涵[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1期
2 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上)[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下)[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4 陈金钊;作为方法的目的解释[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5 张燕玲,白帮武;简论目的解释及其应用[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6 汪仁可;刘海渤;;论目的解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王学文;;刑法适用之目的解释方法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1期
8 李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实践中的条约目的解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年06期
9 熊松涛;;目的解释适用范畴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6期
10 刘国;;目的解释之真谛——目的解释方法中的“目的”辨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蔡本政 詹玉珍;法律历史及目的解释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N];江苏经济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伟;目的解释方法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赵欣;条约的目的解释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邓蓉;论目的解释[D];山东大学;2006年
4 韩新远;论刑法的目的解释[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元媛;论刑事审判中的目的解释[D];苏州大学;2011年
6 徐凤武;论主观目的解释的司法适用及其限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桥;从客观标准到实证标准:试论“短线交易”行为要件的目的解释[D];厦门大学;2001年
8 郭瑞莲;条约目的解释方法在WTO框架下的适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严传亮;我国《入世议定书》解释中的目的解释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任宁;成人干预对儿童电视识读能力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7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64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