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在我国的困境与出路
本文选题:共犯 切入点:实行从属性 出处:《法学家》2015年04期
【摘要】: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在中国尚未真正确立:实务仍在适用共犯独立性说;实行从属性说在我国学界亦受到诸多批评;很多学者误以为处罚教唆未遂便与实行从属性说冲突,这导致该说在我国进一步陷入窘境。实行从属性说符合刑法客观主义立场,我国学者对该说的反对理由并不成立,故我国亦应采纳实行从属性说,以正确引导司法。值得澄清的是,处罚教唆未遂与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并不矛盾。对于性质严重的教唆未遂,仍可认定为犯罪预备,并直接援引处罚预备犯的特别法条第29条第2款;至于该款规定在刑罚配置上相对严苛,可通过灵活运用总则第37条进行补救。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accomplice is not really established in China : the practice is still applicabl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accomplice . Many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punishment instigator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practice .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项目编号:32300122615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昌;;论教唆犯[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05期
2 赵秉志;魏东;;论教唆犯的未遂──兼议新刑法第29条第2款[J];法学家;1999年03期
3 钱叶六;;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J];法学;2012年11期
4 蔡桂生;;《刑法》第29条第2款的法理分析[J];法学家;2014年01期
5 刘明祥;;再释“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与周光权教授商榷[J];法学;2014年12期
6 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7 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8 伍柳村;;试论教唆犯的二重性[J];法学研究;1982年01期
9 杨金彪;;刑法共犯规定对共犯从属性说的贯彻[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10 李兰英;论教唆犯的几个问题[J];现代法学;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旧派理论对《钦定大清刑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彭凤莲;略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李娜;;论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张元;;金融诈骗罪之目的要件及罪过形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周舟;;新视角下的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罗庆群;;论刑事庭审证据裁定对检察公诉权的制衡——以刑事审判认证为视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怀伟;;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与贯彻[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华颖霖;;公开盗窃之边界[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任国华;;土地执法管理中村民自治组织单位犯罪主体探讨[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孟红;;民法意义上的所有权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之关系浅析——以盗窃行为为例[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单莹;玩忽职守型渎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慧敏;聚众犯罪主体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淦才;;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2 杨兴培;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3 马克昌;;论教唆犯[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05期
4 赵秉志;魏东;;论教唆犯的未遂──兼议新刑法第29条第2款[J];法学家;1999年03期
5 肖本山;;“教唆未遂”诠释新解——关于体系性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的适用[J];法学评论;2007年05期
6 王昭武;;论共犯的最小从属性说——日本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发展与借鉴[J];法学;2007年11期
7 张伟;对单独教唆犯刑事可罚性的质疑[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钱叶六;;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J];法学;2012年11期
9 蔡桂生;;《刑法》第29条第2款的法理分析[J];法学家;2014年01期
10 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昭武;;论共犯的最小从属性说——日本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发展与借鉴[J];法学;2007年11期
2 陈洪兵;;最小从属性说与极端从属性说批判——兼质疑王昭武先生倡导的最小从属性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李洁;谭X;;论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内涵[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张开骏;;共犯从属性理论的体系建构[J];清华法学;2013年06期
5 胡光;;共犯属性的思考——共犯限制从属性的导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开骏;;共犯从属性理论的贯彻与应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8期
7 张明楷;;共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之否定[J];中国检察官;2010年23期
8 安柯颖;;论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J];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9 钱叶六;;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J];法学;2012年11期
10 阎二鹏;;从属性观念下共犯形态论之阶层考察——兼议构成要件符合形态论之提倡[J];法学论坛;201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河北省卢龙县人民检察院 胡建伟;以具有从属性来认定刑法中的“劳动者”[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桂真;论我国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的理性构建[D];山东大学;2013年
2 常雪峰;刑法第29条第2款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3 欧阳玮;论教唆犯的性质[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81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68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