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18-04-02 05:39

  本文选题:刑事政策司法化 切入点:历史叙事 出处:《当代法学》2015年05期


【摘要】:近代刑事司法观经历了从司法克制到司法能动的过程,刑事政策在此过程中开始作为重要参量融入到刑事司法中。刑事政策的话语变迁,不同程度地调整着刑事司法的策略与运作机理。刑事政策的兴起对于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深入合作,形成治理犯罪的互济合作模式裨益良多。但同时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刑事政策的过度宣扬会加剧刑法"规范侵蚀"的可能趋向,并可能因过度强调政策性论证思路,不当地克减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采取规范化进路和原则性论证进路是防范刑事政策司法化风险的可取策略。
[Abstract]:The modern view of criminal justice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judicial restraint to judicial initiative, in which criminal policy began to be integrated into criminal justice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t adjusts the strategy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riminal justice to some extent. The rise of criminal policy promotes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ere are many benefits in forming a pattern of mutu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crime control.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jor risks: excessive publicity of criminal policy will aggravate the possible trend of "normative erosion" of criminal law, and may be due to an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thinking of policy argumentation. It is a desirable strategy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 of criminal policy judicature by adopting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and a principled approach to abatement of citizens' rights and freedom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社会化研究”(11BFX109) 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选题资助计划“刑法目的解释”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鹏;徐静;;论事实推定的规制路径[J];当代法学;2007年02期

2 刘军宁;善恶两种政治观与国家能力[J];读书;1994年05期

3 周建达;;转型期我国犯罪治理模式之转换——从“压力维控型”到“压力疏导型”[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4 卢建平;;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纲[J];法治研究;2011年05期

5 欧阳本祺;;对非法经营罪兜底性规定的实证分析[J];法学;2012年07期

6 李翔;;论创设性刑法规范解释的不正当性[J];法学;2012年12期

7 陈兴良;;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卫磊;;当代刑事政策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刑法司法解释为视角[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曾楠;;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演变中政治认同的图式变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王勇;;超越复仇:公众舆论、法院与死刑的司法控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6 朱霆;;福柯权力空间理论的建筑学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黄靖;;行政伦理视角下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缺失[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解元勋;;福柯与苏打绿——关于权力、认同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刘学峰;;论不能犯的判断[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赵英男;;中国政治改革及“中国特色民主主义”[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王飞;;试析刑罚权国有性面临的挑战[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费小平;;“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敏;;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10 严励;;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达禹;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刁铭玉;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7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8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凤秋;在历史中重构女性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东燕;;犯罪故意的要素分析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2 陈兴良;;构成要件论:从贝林到特拉伊宁[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3 艾小乐,王耀忠;论真正的罪名法定化——罪刑法定主义之本义[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4 张明楷;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5 周洪波;单民;;论刑事政策与刑法[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6 张明楷;;日本刑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7 高晓莹;;论非法经营罪在著作权刑事保护领域的误用与退出[J];当代法学;2011年02期

8 赵秉志;彭新林;;我国死刑适用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讨——以李昌奎案及其争议为主要视角[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9 赵运锋;;刑法解释立场:在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10 武树臣;三十年的评说——“阶级本位·政策法”时代的法律文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秉志;[N];检察日报;2004年

2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聂昭伟;[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仁文;论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莉;任忠臣;;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关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3 吴斌;金晶;;刑事政策价值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张亚飞;;二战后美、英、法、日刑事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齐晓伶;;刑事政策科学化界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11期

6 莫志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刑事政策的法制化刍议[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7 马登民,张长红;德国刑事政策的任务、原则及司法实践[J];政法论坛;2001年06期

8 黄祥青;“严打”刑事政策的掌握与运用[J];政治与法律;2001年06期

9 吴宗宪;论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的调整[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5期

10 梁国良;论刑事政策的道德目标[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大华;;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仁文;;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杜雄柏;张永红;;刑事政策的导向功能及其限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武玉红;;再论刑事政策之概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蒋宪平;;在查办职务犯罪中运用“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问题的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牧;赵宝成;靳高风;;坚持科学的刑事政策观[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赵军;;刑事政策与社会伦理经验研究——以介绍卖淫罪为例[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佐伯仁志;秦一禾;;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刑事政策——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牧;赵宝成;靳高风;;坚持科学的刑事政策观[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吴大华;;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海平;叩问刑事政策之门[N];检察日报;2004年

2 李希慧 杜国强 贾继东;“轻轻重重”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N];检察日报;2005年

3 曲新久 张国鑫;如何科学认识刑事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田兴洪;析轻罪刑事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N];法制日报;2009年

5 记者 茶莹 通讯员 刘学斌 董亭;从六个维度把握刑事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曹坚;在法制的框架内运用刑事政策[N];法制日报;2013年

7 兰文飞;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N];学习时报;2004年

8 卢建平;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历史演变[N];法制日报;2007年

9 周以明;贵阳南明:推出轻缓刑事政策具体措施[N];检察日报;2006年

10 薛正俭;适用轻缓刑事政策,谨防失之过宽[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元鹤;刑事政策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郑齐猛;中国民族刑事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露;建国初期“镇反”刑事政策的实施研究(1950-1953)[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振峰;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艳萍;美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培;中国当代刑事政策宽和化之应然性[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高洪;法家刑事政策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辛源;中国社会转型与刑事政策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文艳;刑事政策体系的建构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杜宁;刑事政策中除罪化思想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洪细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D];湘潭大学;2008年

7 于坤祥;刑事政策的概念界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屈耀伦;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刑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陈冯妤;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欣;“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9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699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