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绑架罪绝对确定法定刑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8-04-16 22:14

  本文选题:绑架罪 + 绝对确定法定刑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绑架罪法定刑的特殊性,需要在解释学上对之予以适度的限缩。在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应当认定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在被绑架人死亡伴有轻微暴力的场合,需要区别死亡结果是否为暴力行为所致来具体判断。绑架手段之外的行为导致行为人死亡的,不能认定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在故意内容不一致的共同犯罪中,构成其他罪名的共犯行为导致被绑架人死亡的,应当认定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罪过应仅限于故意。杀害被绑架人,只能是非法控制行为人之后的行为。勒索财物是否得逞不影响行为的定性;对绑架杀人未遂的,需要结合故意杀人未遂的司法认定体系性地理解。
[Abstract]: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egal punishment of kidnapping crime needs to be appropriately limited in hermeneutics.Killing the kidnapped person in the course of kidnapping shall be regarded as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kidnapped person.In cases where the kidnapped person dies with slight violence,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death result is caused by violence.If an act other than the means of kidnapping results in the death of the perpetrator, it cannot be regarded as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kidnapped person.In the joint crime of intentional inconsistency, if the accomplice that constitutes other crimes results in the death of the kidnapped person, it shall be regarded as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kidnapped person.The crime of killing a kidnapped person should be confined to intent only.Killing a kidnapped person can only be the act of illegally controlling the perpetrator.Whether the extortion is successful or not does not affect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ehavior; the attempted kidnapping and murder should be understood systematic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judicial cognizance of attempted intentional homicid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权及终审权问题研究”(12JJD810008)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_0197)
【分类号】:D92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志祥;;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新论[J];法商研究;2008年02期

2 付立庆;;论绑架罪的修正构成的解释与适用——兼评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J];法学家;2009年03期

3 张明楷;;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4 阮齐林;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文;;重大责任事故罪客体及客观方面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张洋;滕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3 朱志峰;;“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性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许蓓蓓;苏新宇;;票据诈骗犯罪问题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周光权;;死刑的司法限制——以伤亡结果的判断为切入点[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陈兴良;;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7 王志祥;;派生犯罪构成的性质之辨正[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8 郑丽萍;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及其立法完善[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邓定永;;《刑法》第239条第2款的适用——兼谈绑架罪的立法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杨金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产生收益罪的罪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Ⅱ)——面对梁丽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张秋波;;论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中的几个问题[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卢希起;;刑法适用中的刑事政策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陈金灿;李坤;;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涉税犯罪案件特点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陈靖;孟岩;;我国环境保护刑法规范评析[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朱丹;;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民法学基础[A];专利法研究(2013)[C];2015年

9 皮勇;杨淼鑫;;煽动恐怖活动行为入罪若干问题[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红昌;论财产罪中的占有[D];武汉大学;2011年

6 苏宏峰;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成杰;论刑法中的敲诈勒索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5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悦丹;论侵占不法原因给付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汪晟;论抢劫不动产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文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客观要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罗勉;论驾车碰瓷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广聪;盗窃犯罪现象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祥;;数额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宗光;论绑架罪的认定[J];法律适用;2000年05期

3 张明楷;;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4 王志祥;;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5 张明楷;论绑架勒赎罪[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6 楼伯坤;林国蛟;;行为加重犯研究[J];法学家;2005年02期

7 张明楷;;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8 刘宪权,桂亚胜;论我国新刑法中的结合犯[J];法学;2000年08期

9 初炳东,许海波,邢书恒;论新刑法中的包容犯与转化犯[J];法学;1998年06期

10 陈庆安;结合犯立法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杰,李冬梅;论绑架罪的认定[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6期

2 杜国强;绑架罪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1年06期

3 夏强;绑架罪质疑[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张建军;降低绑架罪主体年龄之建言[J];人民检察;2002年06期

5 刘津慧;绑架罪罪质特征之我见[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6 张永清;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陈建新;;绑架女儿勒索妻子——丈夫的行为是否构成绑架罪[J];中国人大;2002年08期

8 于文湖;对绑架罪的再思考[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9 张笑;绑架罪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3年11期

10 李俊华;略论绑架罪的几个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丰诚福邋何爱国;绑架罪疑难问题解析[N];检察日报;2007年

2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居国屏邋汤媛媛;本案应以强奸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赵秉志 赵远;试论绑架罪的立法完善[N];法制日报;2009年

4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付鸣剑 最高人民法院 牛克乾;本案构成抢劫罪还是绑架罪[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曹坚;勒索财物型绑架罪不必明示绑架[N];检察日报;2011年

6 胡捷;绑架罪刑罚梯度有待完善[N];检察日报;2001年

7 陆文洪;绑架罪的立法缺陷之探讨[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马殿振;该行为能否定绑架罪[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吴礼维 陈华舒;司法实践中对勒赎型绑架罪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彬;绑架罪量刑向左走?向右走?[N];人民公安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玉东;对绑架罪和抢劫罪界限的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任峥;绑架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苏宇;绑架罪疑难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彭兵;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分[D];湘潭大学;2007年

5 袁晓翔;绑架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志龙;论绑架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赵一峰;绑架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晓燕;绑架罪司法实践若干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钟庆;绑架罪相关犯罪形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孝凯;绑架罪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0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760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