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定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6 23:36

  本文选题:危险方法 + 公共安全 ; 参考:《法学杂志》2015年08期


【摘要】:刑案定性是选择定罪规范适用于庭审查明的事实,认定被告人是否犯有指控罪行的法律判断活动,其间还要对定罪规范中含义不清的词语进行解释。"以其他危险方法"只是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兜底"方法,必须符合后四者的共同特征。"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险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实际损害或者构成具体危险,不合只是引发公众心理恐慌的情形。区分危害公共安全罪与非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看行为危及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还是特定个人的安全,二看危及不特定多数人安全的行为符合一个还是多个犯罪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定性,必须严格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反对以结果事实反推行为事实,做到行为判断和结果判断并用。
[Abstract]: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criminal case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conviction norm to be applied to the facts established by the trial, the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the accused is guilty of the alleged crime or no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mbiguous words in the conviction norm. " In other dangerous ways, "the" bottom "method of setting fire, breaking water, exploding, and dropping hazardous substances must conform to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st four." Endangering public safety "refers to situations in which dangerous behavior causes actual harm to public safety or constitutes a specific danger, and does not only lead to public psychological panic."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rime of endangering public safety and the crime of non-endangering public safety is that the behavior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the majority or the safety of the particular individual, and the act endangering the safety of the non-specific majority accords with one or more crim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enforce the principle of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crime by using dangerous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public safety cases, to oppose taking the resultant facts as facts, and to judge and use the behaviors and resul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法学;1998年08期

2 张伟;;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界定与运用——以“平顶山9.8矿难”一案判决为视角[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8期

3 余经林;谈谈定罪三段论的概念及其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4 周鑫;;不宜把三段论第一格称为审判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熊文轩;论定罪三段论的基本形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6 陈兴良,黄振中;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不特定性[J];河北法学;1992年05期

7 王常龙;审判三段论探究[J];河北法学;1993年03期

8 阳作洲;周光明;;论定罪三段论[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胡昊昕;;对我国侦控、侦审关系的反思与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宁静波;;法院的“产出”效率问题分析——基于30个基层法院的实证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庆伟;;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与基本要求[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延丽;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徐晓明;上海市部分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刘小飞;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楷;法治、罪刑法定与刑事判例法[J];法学;2000年06期

2 于同志;;驾车“碰瓷”案件的司法考量——兼论具体危险犯的可罚性判断[J];法学;2008年01期

3 张明楷;;论同种数罪的并罚[J];法学;2011年01期

4 陈航;对“危险犯属于犯罪既遂形态”之理论通说的质疑[J];河北法学;1999年02期

5 周少华;罪刑法定在刑事司法中的命运——由一则案例引出的法律思考[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6 张亚平;;盗窃窨井盖行为定性之若干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黄德林;陈美玲;;试析矿难事故中矿主刑事责任的追究[J];理论月刊;2006年09期

8 关哲夫;王充;;现代社会中法益论的课题[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9 曲新久;;论刑法中的“公共安全”[J];人民检察;2010年09期

10 于同志;;驾驶机动车“碰瓷”的司法认定[J];人民司法;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江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之界定[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炜;张勇;;认定其他危险方法不应只注重结果危险性[J];人民检察;2010年21期

3 毕秋爽;;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与危险方法的理解[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3期

4 王东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司法认定[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陈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二元制”判断[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王芳;;预防和治理醉酒驾驶的立法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7 王东海;;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司法认定[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8 郑盼盼;;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5期

9 胡建国;;关于汽车“碰瓷”案件的定性[J];商品与质量;2011年S8期

10 孟庆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类型评述[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睿琪;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方法”的认定[D];浙江大学;2011年

2 德庆央宗;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危险方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3 付婷婷;浅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罪[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s,

本文编号:1808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808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