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我国刑罚体系之适应性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2 03:23

  本文选题:刑罚种类 + 刑罚个别化 ; 参考:《东方法学》2016年01期


【摘要】:刑罚体系的概念蕴含了刑罚种类和刑罚结构两个基本要素。我国刑罚种类设置存在刑种数量偏少、设置过于简单、刑罚个别化严重缺失、灵活性明显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分别从个别化与社会化的刑罚发展趋势对刑罚种类进行适度拓展。刑罚个别化要求摒弃传统"刑罚"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增设附加刑。刑罚社会化则强调要广泛适用"社区刑罚",并进一步凸显刑罚个别化、刑种多样性以及行刑的社会化。而针对我国刑罚结构存在的生刑与死刑的比例失当、刑度脱节、个别刑种适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需要对"死刑过重,生刑过轻"观点进行重新审视,注重无期徒刑与死刑间的衔接,逐步完善管制刑和罚金刑的适用,并以此契合对刑罚结构进行的相关适应性调整。
[Abstract]:The concept of penalty system contains two basic elements: penalty type and penalty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a small number of penalty types, too simple setting, serious lack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penalty, obvious lack of flexibility, etc.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types of penalty from the trend of individualization and socialization. Individualization of penalty requires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penalty" and adding additional punishment on this basis. The socialization of punishment emphasize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penalty, and further highlights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penalty, the variety of punishment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execu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misproportion between birth penalty and death penalty, the disconnection of punishment degree and the low rate of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 punishment in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view that "death penalty is too heavy and birth punishment is too ligh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ife imprisonment and death penalty, gradually perfect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 penalty and fine penalty, and fit in with the relevant adaptability adjustment of penalty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防控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BFX1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长生;彭新林;;前科消灭的性质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凌;;结合犯替代包容犯与转化犯的立法可能性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付强;;论犯罪特征之间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雍自元;;犯罪被害人过错立法与司法规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王立志;;法治语境下中国死刑问题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白建军;;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金懿;论刑法中的错误与共同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文聪;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静;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慧芳;中日环境犯罪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亮;;简析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刑罚结构的调整[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2 张云霄;张丽祥;;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罗兵;;《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刑罚结构的修改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3年08期

4 梁根林,黄伯胜;论刑罚结构改革[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5 吕占林;;刑罚结构问题研究——以现行刑罚结构完善为基点[J];西部;2011年04期

6 李晓明,李可;耻辱刑与刑罚宽和之历史进步作用[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7 王利荣;刑罚理性与规则意义[J];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8 吴华清;论刑罚的有限性[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蒋建红;;论我国的刑罚结构[J];理论界;2006年02期

10 曲伶俐;;我国刑罚结构之实然与应然[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林燕;我国的刑罚结构,重了还是轻了[N];检察日报;2007年

2 荆 仁;科学、现代的刑罚观念[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应该具有的三个理念[N];检察日报;2008年

4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杨学成 田甜;完善刑罚结构 增强刑阶衔接[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国家法官学院副教授 袁登明;迈向正义的惩罚之路[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陈文华;当杀不杀值得警醒[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 陈金林;重视刑法修正案(八)对贪腐犯罪防控的影响[N];检察日报;2011年

8 本社记者 刘炜;食品安全“定罪”变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马守敏 本报通讯员 邹守红;死刑存废的中国路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一军;刑罚配置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恩海;刑罚差异性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帆;刑罚限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杨金玉;刑罚的人性化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麦盈薇;我国刑罚结构改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4 王佳音;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高树勇;论刑罚效益的实现[D];广州大学;2010年

6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尹振国;刑罚进化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睿;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不足与完善[D];兰州大学;2007年

9 秦晓峰;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优化[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影;我国刑罚结构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32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832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