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犯罪的教义学展开
本文选题:虚拟财产 + 公私财物 ; 参考:《法学家》2017年04期
【摘要】:作为财产性利益的下位形式,虚拟财产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公私财物,但侵害虚拟财产的行为并不一定符合现行刑法所规定的财产罪构成要件。对于虚拟财产侵害行为的讨论,不应将焦点集中于财物概念一隅,而应当重视审查具体行为方式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转移他人账户内的虚拟财产是互联网世界典型的财产侵害方式,但无法根据现有的盗窃罪或诈骗罪构成要件进行评价。盗窃罪的处理进路以占有概念的观念化为基础,牺牲了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定型性;诈骗罪的处理进路试图以预设同意理论回避机器不能被骗的法理,却存在体系上的错置。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处理的实践做法只是现行法语境下的权宜之计,未能对财产侵害这一不法内涵进行全面评价。立法上,针对数据不当使用致他人财产损害的行为有必要增设专门的构成要件予以规制。解释上,传统的财产犯罪仍能在一定限度内妥善处理其他类型的虚拟财产侵害行为。
[Abstract]:As the inferior form of property interests, virtual property belongs to the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in the sense of criminal law, but the behavior of infringing virtual property does not necessarily accord with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property crime stipulated in the current criminal law. The discussion of vir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should not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property, bu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xamine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specific behavior. The transfer of virtual property in other people's accounts is a typical form of property infringement in the Internet world, but it cannot b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theft or fraud. The way to deal with larcen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ssession, and the formality of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the crime of larceny is sacrificed, while the treatment of fraud attempts to avoid the legal principle that the machine cannot be deceived with the theory of presupposition consent, but there is a systematic misplacement. The practice of dealing with the crime of illegally obtaining data from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is only an expedient measure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law and fails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illegal connotation of property infringement. In legisl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to regulate the improper use of data to cause property damage to others. In explanation, the traditional property crime can deal with other kinds of vir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properly within certain limit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光;张慧聪;;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定位及其刑法保护[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2 徐岱;刘余敏;王军明;;论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状及其出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5期
3 霍立涛;;浅谈虚拟财产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4 侯利宏;;论虚拟财产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李璐;刘欣;;浅析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之原因[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4期
6 傅天真;;论我国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状及其完善——以盗窃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为视角[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7期
7 金琳;;概述虚拟财产[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7期
8 王双昭;;关于盗窃虚拟财产的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4期
9 王雪利;;论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J];大众商务;2009年22期
10 欧阳梓华;杨辉解;;抢劫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官小星;;浅析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梦超;虚拟财产地位未定 “有条件”继承惹争议[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2 周娅 姚石京;盗窃虚拟财产:论罪难点在数额认定[N];检察日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 格西 谷子;偷了虚拟财产,该当何罪[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本报专稿 赵丽君;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实践[N];世界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霍仕明 张国强;虚拟财产遭遇真实抢劫的量刑困惑[N];法制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建国;网游虚拟财产盗窃案的定罪难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7 易运文;关注虚拟财产 推进良性互动[N];光明日报;2007年
8 洪海;虚拟财产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N];江苏经济报;2008年
9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检察院 张宇 高坡;盗取网游装备不属于盗窃财产[N];检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梦娟 见习记者 何聪;湖北两黑客盗窃虚拟财产获罪[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庆;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庞宏乾;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宗建斌;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4 伏艳芳;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5 汪新;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浙江大学;2014年
6 段姝妤;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张婷;网络域名的刑法保护[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8 方细玲;比特币交易的刑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杨鑫涛;盗窃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李洋;杨某窃取游戏虚拟财产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69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06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