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正犯后正犯”与犯罪参与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07:04

  本文选题:正犯后正犯 + 犯罪支配 ; 参考:《法学家》2015年05期


【摘要】:在实质正犯理论视域下,"正犯后正犯"逐渐得到普遍认可。作为共动形态的"正犯后正犯",明确肯定了幕后参与者的犯罪支配及优越的犯罪支配,再次印证了共同犯罪仅系实现不法的方法类型,揭示了共动现象中各参与犯的不法评价应个别且独立进行。"正犯后正犯"在间接正犯的延长线上极度拓展了正犯的外延,根本上重塑着正犯的形象与内涵,也实质性地影响着犯罪参与理论的重构。"正犯后正犯"虽衍生于正犯与共犯区分制立法,却与限制的正犯概念及二元犯罪参与体系完全相悖,实质上走向了单一正犯概念与单一正犯体系。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stantive principal offender theory, "principal offender after principal offender" has gradually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As a co-active form of "principal offender after the principal offender", clearly affirmed the behind-the-scenes participants of the crime and superior criminal domination, once again confirmed that joint crime is only the method of illegal type.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illegal evaluation of each participant in the co-action phenomen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dividually and independently. " "the extension line of the indirect principal offender extends the extension of the principal offender, fundamentally reshaping the imag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rincipal offender and substantially affect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riminal participation." Although it is derived from the legislation of distinguishing principal offender from accomplice, it is completely contrary to the concept of restricted principal offender and the system of dual criminal participation, which in essence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single principal offender and the system of single principal offender.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犯体系与共犯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4YJC82007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典型正犯研究”(项目编号:15NDJC113YB)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区分制共犯制度模式研究[J];当代法学;2009年05期

2 陈毅坚;;作为组织支配的正犯后正犯——支配型共谋的德国理解与中国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3 王志远;;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钱叶六;;双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J];法学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明祥;;主犯正犯化质疑[J];法学研究;2013年05期

6 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7 杨金彪;;刑法共犯规定对共犯从属性说的贯彻[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8 蔡圣伟;;论间接正犯概念内涵的演变[J];刑事法评论;2007年02期

9 克劳斯·罗克辛;劳东燕;;正犯与犯罪事实支配理论[J];刑事法评论;2009年02期

10 肖中华;片面共犯与间接正犯观念之破与立[J];云南法学;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贾健;;法益还是规范:见危不助究竟侵害了什么?——以德国刑法典323条c为基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张超;;先天理性的法概念抑或刑法功能主义——雅各布斯“规范论”初探兼与林立先生商榷[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黑静洁;;反思客观归责[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6 夏勇;;邓玉娇案件与罗克辛的客观归责理论[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7 廖北海;;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之适用范围[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8 庞冬梅;;“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论体系评述[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9 王yN敏;贾小龙;;论片面共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黑静洁;;客观处罚条件之理论梳理与中国语境下的审视[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晓龙;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D];湘潭大学;2009年

5 卓夏岚;论酒后驾车的法律防治[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熊开云;同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法规的处断原则研究及立法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佟宇帆;间接正犯立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曦皎;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过错[D];河南大学;2011年

9 关巧硕;合义务的择一的举动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范禹宁;雅科布斯敌友刑法观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对单独教唆犯刑事可罚性的质疑[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毅坚;;作为组织支配的正犯后正犯——支配型共谋的德国理解与中国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3 杨兴培;;共同犯罪的正犯、帮助犯理论的反思与批评[J];法治研究;2012年08期

4 刘艳红;;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误区及其原因[J];法学;2012年11期

5 林维;;真正身份犯之共犯问题展开——实行行为决定论的贯彻[J];法学家;2013年06期

6 王振;武立松;;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正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钱叶六;;“轮奸”情节认定中的争议问题研讨[J];江淮论坛;2010年05期

8 彭泽君,王新喜;用谦抑性原则检讨我国刑法对教唆未遂的处罚规定[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周光权;行为评价机制与犯罪成立——对犯罪构成理论的扩展性思考[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10 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凯;张殿军;;间接正犯之错误探析[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郝伏晨;;间接正犯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11期

3 严丽丽;;间接正犯类型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1期

4 王振;武立松;;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正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肖志锋;;间接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保建明;李志民;;论间接正犯的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7 程霞;;间接正犯问题综述[J];改革与开放;2010年12期

8 蔡新苗;马玉美;;间接正犯概念及其成立范围的比较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李鑫;;浅析间接正犯的若干问题[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10 郑清;;现行刑法框架下间接正犯问题研究[J];福建法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荣春;李君兰;;也论间接正犯[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海平;强迫他人犯罪不等于间接正犯[N];检察日报;2005年

2 黎宏;本案构成强奸罪的间接正犯[N];检察日报;2005年

3 陈鹏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轮奸是否以成立共同犯罪为前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宋峰;强迫他人犯罪的行为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05年

5 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 徐丹 陈宝琨 郭凤春;教唆未成年人盗窃家中财物是否构成犯罪[N];检察日报;2009年

6 陈洪兵 周春荣;教唆帮助自杀是否构成犯罪[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蔡丽明 朱铁军;本案该如何定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徐建东;保险诈骗罪间接正犯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05年

9 徐建东;保险诈骗罪间接正犯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案例编写人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沈言;不具特定身份人不成立保险诈骗罪的间接正犯[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洪征;间接正犯基本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孙晓婷;论间接正犯[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李俊;论间接正犯[D];河南大学;2010年

4 金磊;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茹;间接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游濠;间接正犯问题初探[D];湖南大学;2010年

7 高哲琳;间接正犯的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韩建祥;间接正犯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志刚;间接正犯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杨丰吉;间接正犯概念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081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081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