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参与犯处罚原则设定模式比较研究——以我国参与犯处罚原则立法完善为线索

发布时间:2018-08-11 16:34
【摘要】:参与犯处罚原则的立法设定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差别对待模式;二是同等对待模式。差别对待模式试图在立法上实现对参与犯应受谴责等级的差别性预设,差别化的标准主要包括作用标准模式、参与样态标准模式、混合(作用与参与样态)标准模式。"作用─差别化"模式经常性地存在难以区分作用大小的问题;"参与样态─差别化"模式面临事实参与样态与参与犯的应受谴责程度难以通约的制度难题;"混合─差别化"模式则会累积上述两种差别化标准所带来的两种困难。同等对待模式在立法原则上对参与犯均适用分则个罪为实行行为设定的罚则,对于解决我国共犯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难以区分主从问题具有立法技术层面的借鉴意义。我国共犯制度实践中存在的"多元身份主体共犯之定性难题"是要求参与犯量刑参照系选择"罪名同一"与"就同一性质行为针对不同身份者规定不同的罪名"的分则立法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直接将参与犯从宽量刑的起点设定为"实行犯的法定刑",剔除要求"罪名同一"的观念。
[Abstract]: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the principle of participating in crime punishment mainly includes two kinds: one is the mode of differential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is the mode of equal treatment. Th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model tries to realize the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 of the reprehensible level of the participating offense in legislation. The differential criteria mainly include the function standard model, the participation model standard model, the mixed (role and participation pattern) standard model. " The role-differentiation "model often has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 size of the role; the" participation model-differential "model is faced with the fact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model and the degree of condemnation involved in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in the system;" mixed- The differential model accumulates the two kinds of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above two criteria. In principle, the equal treatment model applies the penalty se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 in principle to all the participating offenders, which has th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subordinat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accompl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the practice of accompl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qualitative problem of accomplice with multiple identities" is to require the participants to choose "the same charge" and "to set different charges for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respect of the behavior of the same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ing reference system of the participating offender. As a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legislative model, The starting point of lenient sentencing should be set as "legal punishment of crime", and the idea of "the same crime" should be eliminat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FX009)
【分类号】:D9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2 王志远;;我国参与犯处罚原则及其实践困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节来;;论一元性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宣刚;;公正司法语境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一个刑事被害人视角的审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焦阳;;简论我国犯罪构成的改造[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姜涛;;法学通说: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冯亚东;张丽;;期待可能性与犯罪动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波;;论追诉时效的溯及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许光;;论犯罪形势与刑罚轻缓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姜敏;;客观归责的理论实质论析——以因果关系为切入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漆昌国;;犯罪预备概念的批判与重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汤琪;;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无需改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荣学磊;;死刑适用中生死界线的探寻:立场、方法与规则[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陈勇;;比较视野下的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3 陈和华;;论犯罪动机[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金涛;军事刑法特殊性的价值与范畴解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姚建龙;福利、惩罚与少年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陈雷;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的现状与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单晓华;金融诈骗罪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兴培;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2 左连璧;怎样区别结伙犯罪中的主犯与从犯[J];法学;1983年06期

3 杨兴培,何萍;非特殊身份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J];法学;2001年12期

4 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5 莫洪宪;李成;;职务犯罪共犯与身份问题研究——以职务犯罪为角度[J];犯罪研究;2005年06期

6 侯国云;当今犯罪构成理论的八大矛盾[J];政法论坛;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司风德,袁金明;试论对军职罪的处罚原则[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2 潘玉民;档案行政处罚原则述论[J];浙江档案;2003年01期

3 韩轶;;累犯处罚原则应予完善[J];人民检察;2005年23期

4 傅东红;;我国累犯处罚原则再探[J];理论月刊;2006年01期

5 卢小龙;;论主犯的处罚原则[J];改革与开放;2012年24期

6 陈航;试论“可以”情节的取消──以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为例[J];现代法学;1995年04期

7 蒋莺;新旧刑法主犯处罚原则之比较[J];法苑.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王志远;;我国参与犯处罚原则及其实践困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张小虎;;论必要共犯适用总则共犯处罚原则的规则[J];当代法学;2012年05期

10 蒋莺;新、旧刑法关于主犯处罚原则之比较[J];法学;199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边锋;抢劫赌资赌债案件的司法界定与处罚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岳力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我国古代累犯制度的形成及处罚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刘作珍 资源县人民检察院;浅议司法实践中对连续犯的处罚原则[N];广西法治日报;2013年

4 陆而启 王铁玲;既枉又纵:主犯处罚原则的缺陷分析[N];检察日报;2001年

5 黄璞琳;一行为违反数法条的处罚原则[N];中国工商报;2007年

6 黄松武;出勤管理四大原则[N];中国保险报;2000年

7 赵晓晓;转变执法理念 创新管理举措[N];焦作日报;2007年

8 郑州大学法学院 李二焕;关于牵连行为与吸收行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庞 仙;认定门槛普遍降低 处罚原则更为明确 制裁力度明显加大[N];中国工商报;2004年

10 张海英;不能让最严环保法停留在纸上[N];法制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慧勤;累犯处罚原则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黄蓉;论激情杀人的司法认定及处罚原则[D];烟台大学;2013年

3 徐珊珊;论预备犯的可罚范围和处罚原则[D];山东大学;2012年

4 毕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刘庆伟;连续犯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严成钢;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贝贝;论教唆犯的处罚[D];安徽大学;2011年

8 彭辉;论共同犯罪人的“主”与“从”[D];吉林大学;2012年

9 邢丽侠;论教唆犯的处罚[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善敏;论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77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177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