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无证收购玉米”案被改判无罪的系统解读

发布时间:2018-11-28 12:55
【摘要】:王力军"无证收购玉米"案被改判无罪,是通过个案正义推动法治和社会进步的示例。从实质层面来看,王力军的行为并未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害,相反有利于当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缺乏构成犯罪所应具备的社会危害性。从形式层面来看,王力军的行为既在行政违法性上存疑,又因附属刑法条文的空心化而根本不具备刑事违法性,因而也就不符合构成法定犯所必需的"二次违法性"。从责任层面来看,对于王力军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引导、教育来加以规制,即便要对之进行处罚,亦只应启动行政处罚而非刑罚处罚。从错案成因来看,在涉及非法经营的场合,一审法院对于逐级请示制度的忽视是首要原因,行政查处与刑事追诉的程序倒置为次要原因,机械司法、司法不谦抑和人性关怀的不足亦为重要原因。从司法责任来看,应结合当下司法改革的背景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实现权责统一,避免今后重现类似的司法错误。
[Abstract]:Wang Lijun's case of buying corn without a license was acquitted, an example of how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nd social progress through individual justice. In essence, Wang Lijun's behavior does not cause tangible or intangible damage, on the contrary,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form of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and lacks the social harmfulness that constitutes a crime. From the formal point of view, Wang Lijun's behavior is not only suspect in the administrative illegality, but also has no criminal illegality because of the emptiness of the subsidiary criminal law provisions, therefore it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secondary illegality" which is necessary to constitute the legal offense. From the responsibility level, the behavior of Wang Lijun can be regulated through guidance and education. Even if we want to punish Wang Lijun, we should only start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not punishment. Judging from the causes of wrong cases, in cases involving illegal operations, the first instance court's neglect of the system of level-by-level referral is the primary reason. The procedure of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criminal prosecution is reversed as a secondary reason, and mechanical justice. The lack of judicial modesty and concern for human nature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we should combine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judicial reform to implement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wrong cases, realize the unity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and avoid the recurrence of similar judicial mistake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法学一级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D9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永坤;;论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2 陈永生;;论刑事错案的成因[J];中外法学;2015年03期

3 田宏杰;;行政犯罪的归责程序及其证据转化——兼及行刑衔接的程序设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陈光中;龙宗智;;关于深化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法学;2013年04期

5 邢馨宇;;有利被告的定位[J];法学;2012年02期

6 侯猛;;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角度展开的思考[J];法学;2010年08期

7 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8 赵秉志,陈志军;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矛盾及其解决[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9 陈兴良;入罪与出罪: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双重考察[J];法学;2002年12期

10 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J];中国法学;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红;;入出罪走向出罪:刑法犯罪概念的功能转换[J];政法论坛;2017年05期

2 练育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沿革分析[J];政法论坛;2017年05期

3 杨福忠;;聂树斌案背后的制度因素考察[J];领导之友;2017年17期

4 曹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理论商讨与制度展开[J];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04期

5 胡铭;万琛;;自媒体时代的司法公信力:理性、要素与建构(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7年03期

6 崔永东;李振勇;;从检察权属性看检察责任制度的构建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7 高永明;;刑法中的行政规范:表达、功能及规制[J];行政法学研究;2017年04期

8 张能全;;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程序改革与刑事司法职权优化配置[J];现代法学;2017年04期

9 宁利昂;邱兴隆;;“无证收购玉米”案被改判无罪的系统解读[J];现代法学;2017年04期

10 孙海波;;疑难案件裁判的中国特点:经验与实证[J];东方法学;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航;;刑事错案纠正难问题研究——基于34件刑事错案纠正历程的思考[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年03期

2 李雨峰;;司法过程的政治约束——我国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运行研究[J];法学家;2015年01期

3 乔瑞;;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15期

4 高通;;论无罪判决及其消解程序——基于无罪判决率低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4期

5 田宏杰;;行政犯的法律属性及其责任——兼及定罪机制的重构[J];法学家;2013年03期

6 叶竹盛;;冤案难昭雪的制度性障碍[J];南风窗;2013年10期

7 陈光中;;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J];比较法研究;2013年02期

8 魏胜强;;错案追究何去何从?——关于我国法官责任追究制度的思考[J];法学;2012年09期

9 田宏杰;温长军;;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J];政法论坛;2012年03期

10 林喜芬;;论中国法官责任机制之语境悖论与变迁展望——基于司法错误防控的角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隽;;刑事违法性的双层判断体系初论[J];理论界;2008年10期

2 杜江;;刑事违法性探析——从中英刑事违法性的比较谈起[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林;;论刑事违法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李诗蓓;;“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之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5 马荣春;;论刑事违法性的概念、构造及功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孙喜峰;试论“法轮功”的刑事违法性[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刘剑;刑事违法性功能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8 刘剑;;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艳萍;;刑事违法性概念再认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余高能;;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合理构建——刑事违法性与违法性比较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江;;试论我国刑事违法性所存在的问题——从中英刑事违法性的比较谈起[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秉志;应坚持犯罪行为评价的双重标准[N];检察日报;2004年

2 倪志祥;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辨析[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北京中凯律师事务所 陈凯;和丈母娘假结婚诈骗了谁[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军;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凡;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海金;论刑事违法性认识[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剑;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范丽;论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兀群;刑事违法性的本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唐自求;论婚内强制性行为的刑事违法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敏;中俄刑事违法性的流变与复归之比较[D];新疆大学;2008年

7 顾勇;中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晶晶;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文明;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关系的合理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辉;犯罪的本质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2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362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