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虐童行为刑法规制的困境及其解决

发布时间:2019-01-07 12:48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儿童的监管和抚养逐渐脱离原有的家庭照管模式,而虐待罪将犯罪主体局限于家庭成员的传统立法考量与我国的社会现实发生了断裂。由此,2014年全国人大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拟定公布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就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增设了"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并对虐待罪第三款"告诉才处理"的方式进行了限缩,但此次修改并未针对保护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单独将虐童行为入罪。为践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要求缔约国对受虐待儿童进行特殊保护的规定,有必要在廓清我国刑法条文与现实对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一条与我国国情切实相符的规范路径。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upervision and upbringing of children gradually deviates from the original family care mode, while the traditional legislative consideration that the crime of abuse limits the criminal subject to the family members breaks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of our country. As a result, in 2014,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legal work Committee, together with relevant authorities, formulated and published the "Amendment to the Criminal Law (9)" (draft), which adds the crime of "mistreatment to guardianship and care of the person". The third section of the crime of maltreatment, "tell only to deal with" the way to limit, but the amendment does not specifically aimed at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s a special group of child abuse criminalized separately.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provis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which requires States parties to provide special protection to abused children,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ocking process between the articles of criminal law and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o find a practical and consistent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normative path.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改之;;我国当前刑事立法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之提倡[J];法学家;2007年04期

2 于志刚;;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J];法学;2008年05期

3 胡巧绒;;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5期

4 刘仁文;论刑事政策的概念与范围[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徐文文;赵秉志;;关于虐待罪立法完善问题的研讨——兼论虐童行为的犯罪化[J];法治研究;2013年03期

6 黄重;;心理健康视野中的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J];福建陶研;2007年03期

7 魏昌东;刘志伟;;“虐童”入刑的正当根据与路径选择[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02期

8 孙运梁;;我国刑法中应当设立“暴行罪”——以虐待儿童的刑法规制为中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奥登;周虹;白文兴;;童年期被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12期

10 赵丹;李丽萍;;某医科院校485名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韩轶;刘雯;;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关系论——兼析“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彭凤莲;略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看守所制度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8 赵拥军;;在规则冲突中寻求生命权紧急避险的支撑——以“大多数”语境下的行为功利主义为标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林章俊;;试论利他行为的几种理论及其决定因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李琳琦;孟醒;;明清小说与历史文献中的徽商形象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春福;;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10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t,

本文编号:2403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403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