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与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law of our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provoking trouble, there are more controversies in the judicial determination. In spite of the great improvements mad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ffence of provocation and disturbance, which evolved from the past of hooliganism, the scope of its use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The crime of provoking and causing trouble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four types: (1) beating others at will, The circumstances are abominable; (2) chasing, intercepting, insulting or intimidating others,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abominable; (3) forcing hard or arbitrarily damaging, occupying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and taking up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4) causing serious disorder in public place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oublemakers and other lawbreakers, that is, this kind of persons often seek for stimulation and commit crim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criminal law offenders' psychology, so it is possible to solve this kind of cases by judicial cognizance.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轶男;;犯罪动机与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J];法制博览;2018年23期
2 张丽华;;浅议“随意殴打他人”的司法认定[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3 仇荣焕;;浅析“寻衅滋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4 任加顺;;寻衅滋事罪的司法实践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陈娥;石经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强迫不准交易行为的司法认定[J];人民司法;2010年10期
6 郑思科;赵越超;宋迎新;汪婷婷;;寻衅滋事罪司法实务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34期
7 陈小恒;刘孝晖;;对寻衅滋事罪之“强拿硬要”的司法认定[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8 童颖颖;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11期
9 高宇;;寻衅滋事罪犯罪客观方面的疑难分析[J];法制与经济;2017年05期
10 王钊;;关于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正广;;定罪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对一起是否构成抢劫罪或寻衅滋事罪案件的分析[A];贵州法学(2015年第1期)[C];2015年
2 孟庆华;吴艳华;;网络寻衅滋事司法解释的几个适用问题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3 刘梦丹;;浅谈虐童行为的刑法规制[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王静静;;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征的实证调查——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5 程林森;;论“形迹可疑”型自首的司法认定[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6 郭旨龙;;微博犯罪与刑法应对[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7 丁学文;;“医闹”入刑的若干问题研究[A];“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日丹;两高下发司法解释明确寻衅滋事罪司法认定相关问题[N];检察日报;2013年
2 阜宁县检察院 王洁;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的多次情节[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李志霞;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分析[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陈新华;解读寻衅滋事罪中的“强拿硬要”[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寻衅滋事罪标准应从严掌握[N];检察日报;2003年
6 张武;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N];江苏法制报;2018年
7 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 吴劲松 朱晴;酒后损毁公共设施构成寻衅滋事罪[N];中国商报;2018年
8 涂卫东 刘琼 河南省罗山县人民检察院;寻衅滋事罪的殴打致伤与故意伤害罪之区别[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年
9 朱彤;浅析毁财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分[N];江苏法制报;2017年
10 李世寅 吴艺明;东莞“路怒哥”获刑八个月[N];人民法院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园;寻衅滋事罪处罚依据与范围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陈小炜;“口袋罪”要论[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海波;论“强拿硬要”行为的司法认定[D];黑龙江大学;2017年
2 于海方;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D];辽宁大学;2016年
3 杨智婷;寻衅滋事罪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4 肖璐璐;寻衅滋事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何玲玲;论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陈亚威;论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D];吉林大学;2014年
7 俞心滢;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罪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8 孙青霞;犯罪动机与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D];烟台大学;2017年
9 张霞;论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张梦;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D];苏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42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42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