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19:48
   非法持有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仍然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罪作为毒品犯罪的兜底性罪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严密法网的作用。但由于非法持有毒品罪是一种特殊的持有型犯罪,且涉及该罪的刑法规定大都比较模糊,导致其在主观认定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学界争议较大。随着毒品类犯罪的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隐蔽化,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毒品类犯罪的取证也越来越难,让本为兜底性罪名的非法持有毒品罪渐渐占据了刑法对毒品犯罪规制的主位,尤其是在行为人非法持有大宗毒品的情况下,难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那么,在当前对毒品犯罪严打的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此罪主观方面的特征,如何厘清此罪与其他毒品犯罪的关系,如何更好适用此罪值得思考和研究。因而,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方面认定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主要包括主观罪过是否适用严格责任的理论争议、主观故意内容的模糊、吸毒者“动态”持有毒品罪名适用的争议、非法持有大宗毒品的刑法规制难题以及兜底性罪名被扩大化适用的趋势。然后阐述了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坚持的评价立场,即坚持本罪特有的兜底性与独立性,以及在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背景下,对于本罪乃至毒品类犯罪的打击仍不应放弃“严打”的目标。第二章主要对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证。第一节讨论了本罪的罪过,其中一是对于主观故意内容的厘清,二是在罪过责任和严格责任的理论纷争中,涉及到非法持有毒品罪,既不能死板的坚持主客观相一致,也不能想当然地进行客观归罪实行严格责任,需要规避两种理论的缺陷进行适当的改良。第二节对本罪的犯罪目的进行了考量,首先分析了相关毒品犯罪的主观目的;其次通过立法考察与学理分析,得出本罪理应包含特定犯罪目的的结论,具体可以表述成“持有以供个人使用”;最后,讨论了要证明此特定目的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直接证明与合理推定,并通过特定目的区分来解决吸毒者“动态”持有毒品罪名适用的问题。第三章对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方面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当出现非法持有大宗毒品的情况时,将行为人定性为非法持有毒品罪并不妥当,理应设立一种关于非法持有毒品数量的主观刑事推定,将难以证明有其他毒品犯罪目的却又持有巨量毒品的行为人,推定其具有贩卖毒品的主观目的,从而认定为贩卖毒品罪。这种推定可以用“准法律推定”的形式作出,并不妨碍毒品犯罪立法的整体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本罪被扩大化适用的趋势。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观问题与评价立场
    第一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问题的提出
        一、主观方面的认定困境
        二、兜底性罪名扩大化适用的趋势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问题的评价立场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兼具补充性与独立性
        二、坚持宽严相济、严打为主的立场
第二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观问题评析
    第一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罪过的评价
        一、主观故意内容之厘清
        二、严格责任说与传统责任主义说之批判
        三、改良责任主义说之提倡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犯罪目的之考量
        一、相关毒品犯罪主观目的之审视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理应包含特定目的
        三、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目的的证明与适用
第三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方面的立法完善
    第一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认定的数量标准
        一、我国的数量认定标准
        二、毒品数量影响罪名认定的域外立法考察
    第二节 设定主观刑事推定的原因分析
        一、非法持有大宗毒品的重罚必要性
        二、设置主观刑事推定的可行性
        三、避免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扩大化适用
    第三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准法律推定之创设
        一、准法律推定的概况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准法律推定规范的设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然;;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司法疑难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14年09期

2 马涛;;论持有犯的“持有”——一种修正的罪过说之提倡[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石魏;;贩卖、运输毒品罪疑难问题解析[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03期

4 褚福民;;准法律推定——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中间领域[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5 魏在军;;论持有型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及认定[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朱飞;;论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实现[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毛淑玲;刘金鹏;;刑事法中的推定与无罪推定[J];法学杂志;2009年12期

8 沈玉忠;;罪刑法定原则视域下兜底性条款的限界设定——以非法经营罪为视角[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沈曙昆;;毒品犯罪中主观故意认定的困境[J];人民检察;2007年21期

10 周光权;;论主要罪过[J];现代法学;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指铭;论推定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年

2 于莹;持有型犯罪主观方面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盛文超;毒品犯罪主观故意认定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2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72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