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4-05 20:0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经历了50年代初期的前苏联全面移植时期、1957年至1976年的法律虚无时期、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破冰时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成为理论焦点走进我国刑法学的研究视角。经过新千年的洗礼,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路径选择问题,开始成为刑法学界一个炙手可热的学术热点。与此同时,“质疑”与“回应”亦在这场唇枪舌剑之中此消彼长。本文梳理了犯罪构成理论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明晰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观点、争论分歧、试析了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的优越性,阐述了我国全面移植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以及移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深入研究犯罪构成这颗刑法学皇冠上的明珠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 路径选择 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第一章 犯罪构成理论概述10-21
  • 第一节 论述范围界定10-11
  • 一、犯罪论与犯罪构成理论10
  • 二、犯罪构成与构成要件10-11
  • 第二节 理论概述11-20
  • 一、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概述11-14
  • 二、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概述14-18
  • 三、英美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概述18-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犯罪构成理论路径选择现状分析21-31
  • 第一节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路径选择的主要类别21-24
  • 一、犯罪构成理论维持派21-22
  • 二、犯罪构成理论改良派22
  • 三、犯罪构成理论改革派22-24
  • 第二节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路径选择的学术争议24-30
  • 一、宏观方面的争论焦点25-27
  • 二、微观方面的争论焦点27-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犯罪构成理论路径选择可行性分析31-47
  • 第一节 我国现有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存在的缺陷31-37
  • 一、结构上的扁平化,缺少体系阶层31-32
  • 二、独立于犯罪构成之上的社会危害性理论32-35
  • 三、犯罪客体不应作为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35-36
  • 四、犯罪主体不应作为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36-37
  • 第二节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路径选择——渐进的德日三阶层37-46
  • 一、我国移植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的可行性38-44
  • 二、我国移植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44-46
  • 本章小结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宇;常晓洲;;论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J];新学术;2008年06期

2 韩莉萍;;浅思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重建之不必要性[J];知识经济;2009年04期

3 欧锦雄;;新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和展望[J];刑法论丛;2009年03期

4 李丽涓;;中外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之比较研究——以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改造为核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严章华;;关于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辨正[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10期

6 徐啸宇;;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6期

7 王龙;;浅析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J];法制与社会;2011年34期

8 蒋亚伟;;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概览[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1期

9 彭媛;;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年03期

10 刘宪军;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研究和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宁 杰;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陈劲阳;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思潮[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林世钰;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研究应兼采精华[N];检察日报;2008年

4 刘仁文;在具体比较中探索改革路径[N];学习时报;2009年

5 喻建立;历史视野下的新中国刑法学[N];检察日报;2009年

6 艾见 荣功;历史的选择 实践的结晶[N];法制日报;2009年

7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仁文;中俄刑法理论的交融之作[N];法制日报;2010年

8 北师大刑科院暨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赵秉志 北师大刑科院副教授 袁彬;社会转型期,刑法学研究向何处拓展[N];检察日报;2011年

9 罗欣;为什么要取代主客观相统一原则[N];检察日报;2007年

10 赵秉志;犯罪构成理论不宜动摇[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路;当代俄罗斯犯罪认定理论基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蕴识;功能视野下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论争[D];吉林大学;2013年

2 江思聪;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反思与改进[D];复旦大学;2013年

3 王倩倩;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路径选择[D];黑龙江大学;2016年

4 张永亮;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与重塑[D];河南大学;2010年

5 高岩林;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广利;我国犯罪构成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晨旭;论犯罪构成理论及其改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洛桑东洲;论犯罪构成理论的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9 黄祖合;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缺陷与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杨蕾;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缺陷与重构[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7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4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