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共同正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18:53
本文对共谋共同正犯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共谋共同正犯是指,二人以上就共同实施犯罪进行了谋议,仅有部分行为人基于共谋实施了实行行为,但对包括共谋者在内的所有行为人都按照共同正犯予以处理的一种正犯形式。共谋共同正犯是为了妥善解决谋而未行者的刑事责任问题,由日本刑法判例所创设的概念,迄今已有逾百年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刑法理论界对共谋共同正犯都持一种激烈的反对态度,为了给谋而未行者的正犯性提供理论支撑,日本刑法学者先后提出过诸多学说,如“共同意思主体说”、“间接正犯类似说”、“目的行为支配说”、“优越支配说”等等。随着判例的积累和学术的推进,学界通识逐渐由否定论转为了肯定论,在当今日本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共谋共同正犯已成为不可动摇的理论。由于刑法体系的隔阂,尤其是共犯理论之间的差异,共谋共同正犯理论在我国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研究,对于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谋而未行现象,学界往往满足于通过主、从犯的区分解决其量刑问题,而轻易回避了对其行为性质的追问。然而,对任何一个共同犯罪案件的处理都必须是定性在前,量刑在后,即便是主犯与从犯的划分也要依赖于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和在犯罪中的实际表现来确定。共谋共同正犯虽然不是我国刑法中的法定概念,但一项制度正是由于刑法没有规定,才更有研究的价值,以检视现有理论的合理性和更好的服务于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在我国研究共谋共同正犯问题是可行且必要的,有助于对实践中存在的谋而未行现象进行准确认定,并借以实现对我国共犯体系的检讨,促进正犯的理念在刑法中得到落实,继而更好的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就具体认定而言,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首先要存在共谋的事实;其次要存在谋而未行者和实行担当者;最后要存在对实行行为的客观实质分担。共谋共同正犯与间接正犯、教唆犯、帮助犯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成立共谋共同正犯的基础上,如果共谋者在主观意思联络与客观行为联系上切断了与其他实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即可成立共谋共同正犯的脱离,从而不对最终的结果承担责任。作为共同正犯的特殊类型,共谋共同正犯的处罚同样要贯彻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共谋共同正犯具有独立的被处罚性。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共谋共同正犯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介绍了我国学术理论和审判实践对于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的立场,阐述了在我国研究共谋共同正犯的意义。第二章对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共同犯罪归罪的应然路径,探讨了正犯的认定方法,肯定了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共谋者正犯性的说明。第三章对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必须存在共谋的事实、存在谋而未行者和实行担当者、存在客观实质分担才能认定成立共谋共同正犯。同时,对共谋共同正犯与间接正犯、教唆犯、帮助犯的关系进行了辨析。第四章对共谋共同正犯的脱离和处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因果关系的切断是共谋共同正犯脱离的必要条件,对共谋共同正犯的处罚须贯彻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共谋共同正犯概述
第一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概念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演进
一、日本刑法中共谋共同正犯的发展
二、德国刑法中正犯理论的变迁
第三节 我国刑法语境下的共谋共同正犯
一、学说的态度
二、审判实践的立场
三、本文评述:共谋共同正犯肯定说
第二章 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说
一、传统刑法语境下的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概念的规范解读
第二节 正犯的相关问题
一、我国刑法体系下的正犯观念
二、正犯的认定
三、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下的共谋共同正犯
第三章 共谋共同正犯本体论
第一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
一、存在共谋的事实
二、存在谋而未行者和实行担当者
三、存在客观实质分担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共谋共同正犯与间接正犯
二、共谋共同正犯与教唆犯
三、共谋共同正犯与帮助犯
第四章 共谋共同正犯的脱离与处罚
第一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脱离
一、共犯关系脱离概述
二、共谋共同正犯脱离的必要性
三、共谋共同正犯脱离的成立条件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处罚
一、部分实行全部责任
二、承担既遂的责任
三、独立的被处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6538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共谋共同正犯概述
第一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概念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演进
一、日本刑法中共谋共同正犯的发展
二、德国刑法中正犯理论的变迁
第三节 我国刑法语境下的共谋共同正犯
一、学说的态度
二、审判实践的立场
三、本文评述:共谋共同正犯肯定说
第二章 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说
一、传统刑法语境下的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概念的规范解读
第二节 正犯的相关问题
一、我国刑法体系下的正犯观念
二、正犯的认定
三、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下的共谋共同正犯
第三章 共谋共同正犯本体论
第一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
一、存在共谋的事实
二、存在谋而未行者和实行担当者
三、存在客观实质分担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共谋共同正犯与间接正犯
二、共谋共同正犯与教唆犯
三、共谋共同正犯与帮助犯
第四章 共谋共同正犯的脱离与处罚
第一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脱离
一、共犯关系脱离概述
二、共谋共同正犯脱离的必要性
三、共谋共同正犯脱离的成立条件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的处罚
一、部分实行全部责任
二、承担既遂的责任
三、独立的被处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祥;韩雪;;共谋共同正犯脱离制度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2 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3 王志祥;韩雪;;论共谋共同正犯概念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刘艳红;;共谋共同正犯论[J];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5 刘艳红;;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误区及其原因[J];法学;2012年11期
6 张红艳;;论德日刑法的犯罪支配理论与共谋共同正犯[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7 周光权;;论正犯的观念[J];人民检察;2010年07期
8 章盼;;共谋共同正犯成立范围初探[J];人民检察;2010年03期
9 陈毅坚;;“共谋共同正犯”——一个多余的法范畴[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陈家林;;析共同正犯的几个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敏敏;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李贝贝;共谋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崔小芳;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代长春;正犯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86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88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