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8:38
  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规定的环境犯罪是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关注重点,而污染环境罪则是环境犯罪中适用范围最广、案件数量最多的罪名。由于刑法规范中并未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并未有定论,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这一问题看法不一,判决各异,影响了对该类案件的各个判决结果的公正性。污染环境罪到底应该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还是兼而有之的犯罪,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分析研究。我国理论界在污染环境罪的罪过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理论:过失说、故意说和复合罪过说。过失说认为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而故意说认为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单一的故意。复合罪过说的观点则是,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过失,又可能是故意。然而单一的故意说与过失说所坚持的理论来源仅仅是规范层面上的,并未考虑到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考虑到环境犯罪的立法目的、保护法益等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在坚持以规范为罪过形式的判断基准的同时,应当把罪刑规范和犯罪事实结合起来作为研究视角,把犯罪构成事实作为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的判断基准,如此才能实现罪过形式判断的彻底性。根据刑法规范与具体案件事实相结合的标准,可...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典型案例的考察及问题的提出
    一、典型案例的考察及争论焦点
        (一)典型案例考察
        (二)典型案例的争议焦点
    二、污染环境罪罪过问题研究的现状
        (一)过失说
        (二)故意说
        (三)复合罪过说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的判断标准
    一、故意说与过失说的判断标准
    二、规范的判断标准的局限性
        (一)“法无明文规定即故意”规则的缺陷
        (二)犯罪结果视野的辨析
    三、规范与事实结合的判断标准
        (一)规范与事实结合标准的理论来源
        (二)规范与事实结合标准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
    一、严格责任说之否定
    二、单一罪过说之局限性
        (一)单一过失说之否定
        (二)单一故意说之否定
    三、复合罪过说
        (一)复合罪过说概述
        (二)对复合罪过说的质疑
        (三)复合罪过说的合理性
        (四)复合罪过说的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著
    (二)期刊及论文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染环境罪的争议问题[J]. 张明楷.  法学评论. 2018(02)
[2]模糊罪过说之提倡——以污染环境罪为切入点[J]. 陈洪兵.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3]要素分析模式之提倡——罪过形式难题新应[J]. 王华伟.  当代法学. 2017(05)
[4]污染环境罪疑难问题研究[J]. 侯艳芳.  法商研究. 2017(03)
[5]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研究——兼论罪过形式的判断基准及区分故意与过失的例外[J]. 苏永生.  法商研究. 2016(02)
[6]污染环境罪的主观心态[J]. 姜文秀.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2)
[7]我国刑法中“兼有型罪过”立法问题研究[J]. 皮勇,王刚.  法商研究. 2014(02)
[8]风险刑法的理论逻辑——兼及转型中国的路径选择[J]. 姜涛.  当代法学. 2014(01)
[9]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评析[J]. 马方涵.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10]污染环境罪的主观责任探疑[J]. 周海浪.  人民司法. 2012(23)



本文编号:2905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05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