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刑法适用及立法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9:38
近年来,虐待现象频发,场所从家庭扩大到学校等,而虐待罪似乎很难发挥它的作用,虽然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将虐待罪从家庭成员扩大到其他社会关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原因在于对虐待罪本身认定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将从虐待罪特征、行为判断、虐待罪的不足和完善来阐述。首先,在刑法条文中看,虐待罪特征是包括对象是家庭成员且要求情节恶劣,主观上要求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要求行为具有持续性和经常性。而外国法律对虐待罪与中国规定的不同,国外关于虐待行为的法律一般分为以下三类:不限主体、制定专门法律或是将虐待家庭成员作加重处理,通过对于中外法律对比,可以为完善我国虐待罪的不足提供思路。其次,重点研究新时期下虐待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主要为虐待行为的范围、主体中的家庭成员范围、情节中的主客观认定和修改后追诉模式这四方面来讨论。首先虐待行为与家庭暴力本身存在一定联系,经常性、持续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行为,而对于虐待行为的范围,根据国外研究和《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等的规定,虐待行为包括精神虐待和性虐待。其次,主体中家庭成员的范围,即包括姻亲和血亲,也可扩大解释为非传统家庭成员。再者,情节犯主客观认定包括动机、...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虐待罪的概述
第一节 虐待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虐待罪的概念
二、虐待罪的特征
第二节 虐待罪中外立法比较和启示
一、虐待罪中外立法比较
二、虐待罪国外立法启示
第二章 虐待罪的刑法适用
第一节 虐待行为的认定
一、虐待行为的含义
二、虐待行为的范围
第二节 虐待罪主体的认定
一、家庭成员的含义
二、家庭成员的范围
第三节 情节恶劣的认定
一、情节恶劣的含义
二、情节恶劣的判断
第四节 虐待罪自诉转公诉的适用
一、没有能力的认定
二、受到强制、威吓的认定
第三章 虐待罪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第一节 虐待罪主体的不足与完善
一、虐待罪主体扩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虐待罪主体扩大化的具体设想
第二节 虐待罪刑罚的不足与完善
一、虐待罪刑罚力度偏轻
二、虐待罪法定刑的完善
第三节 虐待罪追诉模式的不足与完善
一、虐待罪公诉追诉模式的不足
二、虐待罪追诉模式的完善
第四节 精神虐待的缺失与完善
一、精神虐待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精神虐待入刑的立法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虐待被监护、被看护人罪的客观要素与司法认定[J]. 谢望原. 法学杂志. 2016(10)
[2]亲告罪追诉机制的困境与出路[J]. 蔡可尚. 法学杂志. 2016(10)
[3]亲属相犯行为定罪量刑的介述与思考——基于法与伦理的博弈视角[J]. 孙广坤. 法律适用. 2016(08)
[4]中国内地家暴犯罪的罪与罚——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四起家暴刑事典型案件为主要视角[J]. 赵秉志,郭雅婷. 法学杂志. 2015(04)
[5]家庭精神暴力法律介入可行性分析[J]. 张建肖. 河北法学. 2015(04)
[6]精神损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J]. 陈军,范秀花,马长锁.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4(06)
[7]虐待儿童犯罪告诉才处理制度的重构路径转换[J]. 邓多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8]虐童行为入罪及路径选择[J]. 黄明儒,向夏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虐待行为的刑法规制——由“幼师虐童案”引发的思考[J]. 张开骏.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3(05)
[10]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情节严重”[J]. 余双彪.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8)
硕士论文
[1]虐待罪的去身份化思考[D]. 贾芳芳.吉林大学 2017
[2]家庭暴力犯罪中被害人过错问题研究[D]. 李娟.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虐待罪的司法认定及其立法完善[D]. 邓梦莹.广东财经大学 2016
[4]虐待罪的反思与完善[D]. 邹林丽.东南大学 2015
[5]论虐待罪的发展与完善[D]. 庞雅魁.中国政法大学 2014
[6]非家庭成员间虐待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 刘鹏坤.西南政法大学 2014
[7]论虐待罪[D]. 王家鹏.西南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6459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虐待罪的概述
第一节 虐待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虐待罪的概念
二、虐待罪的特征
第二节 虐待罪中外立法比较和启示
一、虐待罪中外立法比较
二、虐待罪国外立法启示
第二章 虐待罪的刑法适用
第一节 虐待行为的认定
一、虐待行为的含义
二、虐待行为的范围
第二节 虐待罪主体的认定
一、家庭成员的含义
二、家庭成员的范围
第三节 情节恶劣的认定
一、情节恶劣的含义
二、情节恶劣的判断
第四节 虐待罪自诉转公诉的适用
一、没有能力的认定
二、受到强制、威吓的认定
第三章 虐待罪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第一节 虐待罪主体的不足与完善
一、虐待罪主体扩大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虐待罪主体扩大化的具体设想
第二节 虐待罪刑罚的不足与完善
一、虐待罪刑罚力度偏轻
二、虐待罪法定刑的完善
第三节 虐待罪追诉模式的不足与完善
一、虐待罪公诉追诉模式的不足
二、虐待罪追诉模式的完善
第四节 精神虐待的缺失与完善
一、精神虐待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精神虐待入刑的立法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虐待被监护、被看护人罪的客观要素与司法认定[J]. 谢望原. 法学杂志. 2016(10)
[2]亲告罪追诉机制的困境与出路[J]. 蔡可尚. 法学杂志. 2016(10)
[3]亲属相犯行为定罪量刑的介述与思考——基于法与伦理的博弈视角[J]. 孙广坤. 法律适用. 2016(08)
[4]中国内地家暴犯罪的罪与罚——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四起家暴刑事典型案件为主要视角[J]. 赵秉志,郭雅婷. 法学杂志. 2015(04)
[5]家庭精神暴力法律介入可行性分析[J]. 张建肖. 河北法学. 2015(04)
[6]精神损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J]. 陈军,范秀花,马长锁.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4(06)
[7]虐待儿童犯罪告诉才处理制度的重构路径转换[J]. 邓多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8]虐童行为入罪及路径选择[J]. 黄明儒,向夏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虐待行为的刑法规制——由“幼师虐童案”引发的思考[J]. 张开骏.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3(05)
[10]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情节严重”[J]. 余双彪.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8)
硕士论文
[1]虐待罪的去身份化思考[D]. 贾芳芳.吉林大学 2017
[2]家庭暴力犯罪中被害人过错问题研究[D]. 李娟.华东政法大学 2016
[3]虐待罪的司法认定及其立法完善[D]. 邓梦莹.广东财经大学 2016
[4]虐待罪的反思与完善[D]. 邹林丽.东南大学 2015
[5]论虐待罪的发展与完善[D]. 庞雅魁.中国政法大学 2014
[6]非家庭成员间虐待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 刘鹏坤.西南政法大学 2014
[7]论虐待罪[D]. 王家鹏.西南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6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2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