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进程中的刑法介入限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14:11
从性质来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法治工作,而且主要涉及到刑事法律的司法适用。国家意欲依托刑法的工具价值,通过刑法早期介入,达到预防并治理黑恶势力犯罪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人民安全感的终极目标。刑法过度介入扫黑除恶的进程,也带来了一些困境:为了安全价值而弱化或放弃法治原则,出现了介入时间提前、介入范围扩大和刑罚适用从严等现实难题。基于此,应当客观分析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介入的现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现实难题与原因,借助预防理念、行刑衔接和打准打实等多种途径,完善刑法介入扫黑除恶的限度,以期为有效治理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建议,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文章来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过度介入带来的难题
(一)违法与犯罪:刑法介入时间提前化
(二)一罪与数罪:刑法介入范围扩大化
(三)从严与从宽:刑罚适用程度严厉化
三、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介入现状之反思
(一)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衔接障碍
(二)自由价值与安全价值的选择取向
(三)风险防控与刑法谦抑的实践冲突
四、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介入的适度性路径
(一)重视预防理念
(二)强化行刑衔接
(三)坚持打准打实
(四)协同扫黑反腐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之预防性刑法规制研究[J]. 童春荣. 当代法学. 2019(05)
[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析[J]. 谭铁军,李园园.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3]扫黑除恶斗争中的价值趋向研究[J]. 潘超.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4]恶势力的概念流变及其司法认定[J]. 刘仁文,刘文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5]我国行政犯定罪模式之反思[J]. 简爱. 政治与法律. 2018(11)
[6]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完善[J]. 时延安.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0)
[7]刑事政策视阈下涉黑犯罪的司法认定:内容、缺陷与应对[J]. 融昊.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8]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探析——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例[J]. 朱晗.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04)
[9]扫黑除恶:新理念与新思路[J]. 何荣功. 方圆. 2018(05)
[10]避免将行政违法认定为刑事犯罪:理念、方法与路径[J]. 张明楷. 中国法学. 2017(04)
本文编号:2928005
【文章来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过度介入带来的难题
(一)违法与犯罪:刑法介入时间提前化
(二)一罪与数罪:刑法介入范围扩大化
(三)从严与从宽:刑罚适用程度严厉化
三、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介入现状之反思
(一)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衔接障碍
(二)自由价值与安全价值的选择取向
(三)风险防控与刑法谦抑的实践冲突
四、扫黑除恶进程中刑法介入的适度性路径
(一)重视预防理念
(二)强化行刑衔接
(三)坚持打准打实
(四)协同扫黑反腐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之预防性刑法规制研究[J]. 童春荣. 当代法学. 2019(05)
[2]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析[J]. 谭铁军,李园园.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3]扫黑除恶斗争中的价值趋向研究[J]. 潘超.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4]恶势力的概念流变及其司法认定[J]. 刘仁文,刘文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5]我国行政犯定罪模式之反思[J]. 简爱. 政治与法律. 2018(11)
[6]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完善[J]. 时延安.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0)
[7]刑事政策视阈下涉黑犯罪的司法认定:内容、缺陷与应对[J]. 融昊.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8]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探析——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例[J]. 朱晗.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04)
[9]扫黑除恶:新理念与新思路[J]. 何荣功. 方圆. 2018(05)
[10]避免将行政违法认定为刑事犯罪:理念、方法与路径[J]. 张明楷. 中国法学. 2017(04)
本文编号:2928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2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