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动机错误下的承诺有效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3:54
  基于个人自治的法益概念,被害人承诺因体现着被害人的自治而阻却犯罪成立。因此,应当立足于被害人自治来考察承诺的有效性。当被害人自己产生动机错误进行承诺时,这种发生在被害人自身权利领域内的动机错误并未损害其自治,故应认定其承诺有效。即便行为人明知被害人陷入了动机错误,也同样如此。相反,若行为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引起了被害人的动机错误,并致使其因此进行了法益处分,这种法益处分就不再是被害人自主决定的结果。此时行为人侵入了被害人的自治领域,致使其承诺无效。基于保障被害人自治的考量,全面无效说才是妥当的立场。 

【文章来源】:中外法学. 2020,32(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被害人承诺作为出罪事由
    (一) 学说辨析
    (二) 基于自治的法益利用说
三、被害人自身的动机错误
    (一) 具体情形和见解分歧
    (二) 基于被害人自治的考察
        1. 相对的自治概念
        2. 双层次理论的不足
    (三) 行为人认识的影响
        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 社会团结义务
四、被害人受骗的动机错误
    (一) 法益错误说
        1. 学说主旨
        2. 批评意见
    (二) 客观真意说
    (三) 间接正犯说
    (四) 自由答责标准说
    (五) 全面无效说
        1. 与民事法律的协调
        2. 处罚范围的界定
        3. 诉讼证据的确定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被害人自治视阈下的承诺有效性——兼论三角关系中的判断[J]. 王钢.  政法论丛. 2019(05)
[2]被害人承诺的体系定位[J]. 王钢.  比较法研究. 2019(04)
[3]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及其限度[J]. 王钢.  中外法学. 2018(06)
[4]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法律适用[J]. 彭诚信.  中国法学. 2018(03)
[5]被害人目的落空与诈骗罪基于客观归责理论的教义学展开[J]. 陈毅坚.  中外法学. 2018(02)
[6]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J]. 王钢.  中外法学. 2016(04)
[7]被害人因受骗而同意的法律效果[J]. 付立庆.  法学研究. 2016(02)
[8]被害人同意:根据、定位与界限[J]. 方军.  当代法学. 2015(05)
[9]论刑法上承诺之正当化根据及其司法适用[J]. 谢望原.  法学家. 2012(02)
[10]紧急避险中无辜第三人的容忍义务及其限度兼论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J]. 王钢.  中外法学. 2011(03)



本文编号:2970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70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