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探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13:55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在刑法条文中无迹可寻。我国现行刑法对于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无明文规定。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类作为义务时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为明确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的概念、体系定位、内容、产生根据等内容,本文共分五部分进行探讨,前四部分着力于解决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相关的理论问题,并在第五部分对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在案例中进行检验。第一部分提出实践中适用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理论产生的问题并解决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中解决了作为义务的概念问题、功能及体系定位问题。第二节依据对具体案例进行的观察,提出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理论存在的两个问题。问题之一是在司法实践中对实质的作为义务产生根据的忽视。问题之二是从同案不同判现象中我们发现审判实践采取的作为义务产生根据认定标准并不一致。第二部分解决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与等价性、因果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犯罪论体系内在的阶层性决定了行为先行。在不纯正不作为犯中,作为义务是认定行为性的关键因素。行为先行,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在后,不应将对因果关系的考量前置至行为中予以考量。所以作为义务无需考量因果关系。本文采取的等价性判断标准是综合判断说,...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基本问题概说
第一节 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
一、义务的概念
二、作为义务的概念及特征
三、作为义务的体系定位
四、作为义务的功能
第二节 实践问题的提出
一、忽视实质的产生根据
二、不一的产生根据认定标准
第二章 作为义务与因果关系、等价性的关系
第一节 作为义务与因果关系的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内涵
二、因果关系不是作为义务成立的必要条件
三、作为义务是因果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作为义务与等价性的关系
一、等价性的内涵及必要性
二、等价性非独立要件
三、等价性指导作为义务判断
第三章 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梳理
第一节 德国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
一、形式法义务说
二、形式法义务说的缺陷
三、实质法义务说
四、平面的社会群体关系说
五、依赖关系及信赖关系说
六、功能的二分说
第二节 日本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
一、形式的三分说
二、事实上的接收说
三、先行行为说
四、排他支配说
第三节 我国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
一、形式的四分说
二、承诺说
三、排他支配设定说
第四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之我见
第一节 实质作为义务产生根据
一、实质判断的必要性
二、具有优势因素的防果能力
三、被害人的需保护性
第二节 恒常性作为义务产生根据
一、法益无助性保护关系
二、危险源监督关系
第三节 偶发性作为义务产生根据
一、先行行为的必要性
二、先行行为判断标准
三、犯罪行为构成先行行为
四、合法行为构成先行行为
第五章 作为义务产生根据理论的实践检验
第一节 恒常性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之检验
一、法益无助型产生根据之检验
二、危险源监督关系之检验
第二节 先行行为产生根据之检验
一、具体危险说适用之检验
二、合法行为之检验
三、犯罪行为之检验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阶层理论: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J]. 陈兴良. 清华法学. 2017(05)
[2]先行行为引起不作为犯罪的认定[J]. 林雪. 中国检察官. 2017(16)
[3]论配偶刑法上的作为义务[J]. 冯军. 政治与法律. 2017(05)
[4]从因果支配走向客观归责——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归因与归责[J]. 孙运梁. 法学评论. 2016(02)
[5]不作为因果关系的理论流变与研究进路[J]. 李川.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6]违法性的中国语境[J]. 陈兴良. 清华法学. 2015(04)
[7]事实因果与刑法中的结果归责[J]. 劳东燕. 中国法学. 2015(02)
[8]排他支配设定:不真正不作为犯论的困境与出路[J]. 黎宏. 中外法学. 2014(06)
[9]先前行为保证人地位的理论根据[J]. 姚诗. 清华法学. 2014(05)
[10]不作为犯义务的限制实质论[J]. 毛玲玲. 东方法学. 2014(03)
本文编号:2993348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基本问题概说
第一节 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
一、义务的概念
二、作为义务的概念及特征
三、作为义务的体系定位
四、作为义务的功能
第二节 实践问题的提出
一、忽视实质的产生根据
二、不一的产生根据认定标准
第二章 作为义务与因果关系、等价性的关系
第一节 作为义务与因果关系的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内涵
二、因果关系不是作为义务成立的必要条件
三、作为义务是因果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作为义务与等价性的关系
一、等价性的内涵及必要性
二、等价性非独立要件
三、等价性指导作为义务判断
第三章 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梳理
第一节 德国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
一、形式法义务说
二、形式法义务说的缺陷
三、实质法义务说
四、平面的社会群体关系说
五、依赖关系及信赖关系说
六、功能的二分说
第二节 日本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
一、形式的三分说
二、事实上的接收说
三、先行行为说
四、排他支配说
第三节 我国作为义务产生根据学说
一、形式的四分说
二、承诺说
三、排他支配设定说
第四章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之我见
第一节 实质作为义务产生根据
一、实质判断的必要性
二、具有优势因素的防果能力
三、被害人的需保护性
第二节 恒常性作为义务产生根据
一、法益无助性保护关系
二、危险源监督关系
第三节 偶发性作为义务产生根据
一、先行行为的必要性
二、先行行为判断标准
三、犯罪行为构成先行行为
四、合法行为构成先行行为
第五章 作为义务产生根据理论的实践检验
第一节 恒常性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之检验
一、法益无助型产生根据之检验
二、危险源监督关系之检验
第二节 先行行为产生根据之检验
一、具体危险说适用之检验
二、合法行为之检验
三、犯罪行为之检验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刑法阶层理论: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J]. 陈兴良. 清华法学. 2017(05)
[2]先行行为引起不作为犯罪的认定[J]. 林雪. 中国检察官. 2017(16)
[3]论配偶刑法上的作为义务[J]. 冯军. 政治与法律. 2017(05)
[4]从因果支配走向客观归责——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归因与归责[J]. 孙运梁. 法学评论. 2016(02)
[5]不作为因果关系的理论流变与研究进路[J]. 李川.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6]违法性的中国语境[J]. 陈兴良. 清华法学. 2015(04)
[7]事实因果与刑法中的结果归责[J]. 劳东燕. 中国法学. 2015(02)
[8]排他支配设定:不真正不作为犯论的困境与出路[J]. 黎宏. 中外法学. 2014(06)
[9]先前行为保证人地位的理论根据[J]. 姚诗. 清华法学. 2014(05)
[10]不作为犯义务的限制实质论[J]. 毛玲玲. 东方法学. 2014(03)
本文编号:2993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9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