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暴恐犯罪的机理与刑事政策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24 08:34
  暴恐犯罪是一种意识形态犯罪,我国境内的暴恐犯罪主要受宗教极端思想驱动。宗教本身并不蕴含暴力,但经曲解后对暴力具有"正当化"解释功能。我国防治暴恐犯罪的"既严又厉"刑事政策忽视了犯罪的发生机理,因未能对症下药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在预防暴恐犯罪方面,重刑威慑效果有限,以公正为导向的积极一般预防能够发挥较大作用。我国反恐刑事政策应转向"严而不厉",刑法应凸显公正、淡化威慑,通过严密法网阻断犯罪生成。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9,(05)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暴恐犯罪的生成机理
    (一)暴恐犯罪是一种意识形态犯罪
    (二)宗教极端型暴恐犯罪的生成机理
        1.宗教对暴力的“正当化”解释功能
        2.宗教极端思想如何生成犯罪
二、当前暴恐犯罪刑事政策及其功效评估
    (一)既严又厉:当前暴恐犯罪的刑事政策
    (二)当前暴恐犯罪刑事政策功效评估
三、严而不厉:我国暴恐犯罪刑事政策的应然选择
    (一)刑法应凸显公正淡化威慑
    (二)刑法应严密法网阻断犯罪生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恐怖主义犯罪的新特点和刑事规制[J]. 屈耀伦.  刑法论丛. 2018(01)
[2]论终身监禁的必要性和体系化构建——以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防控为视角[J]. 舒洪水.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3]论我国对“伊吉拉特”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规制[J]. 简琨益.  学术交流. 2017(09)
[4]论制止恐怖主义融资的法律制度[J]. 陈振云.  社会科学家. 2017(07)
[5]“独狼”恐怖主义的类型、激进化及其遏制策略[J]. 王晴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6]象征性立法对刑法功能的损害——二十年来中国刑事立法总评[J]. 刘艳红.  政治与法律. 2017(03)
[7]反恐领域的行刑衔接[J]. 杜邈.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5)
[8]论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素[J]. 曾赟.  政法论坛. 2016(05)
[9]论《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恐怖犯罪的规定[J]. 张明楷.  现代法学. 2016(01)
[10]当前暴恐犯罪的特点分析和态势评估[J]. 王政勋.  刑事法评论. 2014(02)



本文编号:2996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96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