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司法困局及其出路
发布时间:2021-02-22 09:03
交通肇事罪在刑事司法实务中属于多发的罪名,在近年来的刑事案件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然而,在全国各地的检察、审判实务中,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存在认识不统一、尺度不统一的情形,由此导致大量同案不同诉、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发生,这对于维护刑事司法的严谨性和权威性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这些分歧的存在,与交通肇事罪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科学,以及与刑法学理论之间存在冲突不无关联。本文中,笔者将讨论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若干分歧,并着重分析分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够对交通肇事罪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司法适用的统一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列举了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分歧的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案例,并阐述了每一个案例在司法实务中存在的具体分歧。这些分歧有的涉及罪与非罪,有的涉及罪轻与罪重。分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认识不同;《刑法》第133条存在漏洞;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认识、理解不同;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不同;等等。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交通肇事罪司法实务分歧的解决方式。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务中的分歧
第一节 致一人重伤时以行为人逃逸认定其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行为人同时具有逃逸和其他违法行为的情形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致一人死亡时以行为人逃逸认定其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时对因果关系的认定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 二次事故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司法实务分歧的解决方式
第一节 现有的分歧解决方式
一、修改《解释》并剔除事故责任条件
二、在排除逃逸的基础上进行事故责任划分
三、由法官对事故责任进行全面审查
四、结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解适用《解释》
五、对逃逸行为进行重复评价符合法经济学逻辑
六、行政法律评价与刑法评价互不排斥
第二节 本文对五个案例的评析
一、对案例一的评析
二、对案例二的评析
三、对案例三的评析
四、对案例四的评析
五、对案例五的评析
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对《刑法》第133条的修改
一、删除“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二、删除“因逃逸致人死亡”
第二节 增设“肇事逃逸罪”
一、增设“肇事逃逸罪”的必要性
二、“肇事逃逸罪”的罪状和犯罪构成要件
三、“肇事逃逸罪”和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对《解释》的修改
一、对《解释》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和对质疑观点的评析
二、修改《解释》的具体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肇事“逃逸”规范目的的相对性解读[J]. 陈洪兵. 东方法学. 2016(06)
[2]反思交通肇事罪认定的结果责任[J]. 蔡仙. 政治与法律. 2016(11)
[3]不作为犯中客观归责理论的适用[J]. 孙运梁. 清华法学. 2016(04)
[4]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以吴某某交通肇事一案为视角[J]. 黄延续. 法制博览. 2016(10)
[5]交通肇事逃逸重复评价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J]. 杨圣坤,王天鹏.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4(03)
[6]交通肇事犯罪中同时具有逃逸等多种入罪情形的量刑选择[J]. 方兴宇. 人民司法. 2014(05)
[7]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研究[J]. 劳东燕. 法学. 2013(06)
[8]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J]. 张卫彬,叶兰君. 法学. 2012(11)
[9]禁止双重评价视域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与定案的关系审查[J]. 孙道萃. 中国检察官. 2012(16)
[10]试论交通肇事逃逸重复评价的禁止[J]. 杜宪苗. 中国检察官. 2012(14)
硕士论文
[1]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研究[D]. 陈友乐.华东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45757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务中的分歧
第一节 致一人重伤时以行为人逃逸认定其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行为人同时具有逃逸和其他违法行为的情形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致一人死亡时以行为人逃逸认定其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时对因果关系的认定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 二次事故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一、案情简介
二、存在分歧
三、分歧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司法实务分歧的解决方式
第一节 现有的分歧解决方式
一、修改《解释》并剔除事故责任条件
二、在排除逃逸的基础上进行事故责任划分
三、由法官对事故责任进行全面审查
四、结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解适用《解释》
五、对逃逸行为进行重复评价符合法经济学逻辑
六、行政法律评价与刑法评价互不排斥
第二节 本文对五个案例的评析
一、对案例一的评析
二、对案例二的评析
三、对案例三的评析
四、对案例四的评析
五、对案例五的评析
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对《刑法》第133条的修改
一、删除“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二、删除“因逃逸致人死亡”
第二节 增设“肇事逃逸罪”
一、增设“肇事逃逸罪”的必要性
二、“肇事逃逸罪”的罪状和犯罪构成要件
三、“肇事逃逸罪”和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对《解释》的修改
一、对《解释》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和对质疑观点的评析
二、修改《解释》的具体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通肇事“逃逸”规范目的的相对性解读[J]. 陈洪兵. 东方法学. 2016(06)
[2]反思交通肇事罪认定的结果责任[J]. 蔡仙. 政治与法律. 2016(11)
[3]不作为犯中客观归责理论的适用[J]. 孙运梁. 清华法学. 2016(04)
[4]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以吴某某交通肇事一案为视角[J]. 黄延续. 法制博览. 2016(10)
[5]交通肇事逃逸重复评价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J]. 杨圣坤,王天鹏.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4(03)
[6]交通肇事犯罪中同时具有逃逸等多种入罪情形的量刑选择[J]. 方兴宇. 人民司法. 2014(05)
[7]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研究[J]. 劳东燕. 法学. 2013(06)
[8]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J]. 张卫彬,叶兰君. 法学. 2012(11)
[9]禁止双重评价视域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与定案的关系审查[J]. 孙道萃. 中国检察官. 2012(16)
[10]试论交通肇事逃逸重复评价的禁止[J]. 杜宪苗. 中国检察官. 2012(14)
硕士论文
[1]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研究[D]. 陈友乐.华东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45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04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