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止害损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20:44
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止害损失的处理,存在着因司法解释性规定的内容各行其是、明确性和操作性不强等而造成的混乱现象。止害损失由犯罪行为引发,理应纳入定罪量刑要素予以考量,但在适用中亦存在诸多问题,如行为人对于止害损失的非可控性使得其可责性和非难性易受到质疑,止害损失的非确定性与犯罪危害后果明确性的要求存在冲突,止害损失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将不同层次止害损失进行定罪量刑上的同等处置有失公平。对于止害损失的司法处理,应以法益保护和权利保障兼顾为导向,确立止害损失的间接经济损失排除原则,止害损失的数额鉴定、非重复性评价、适当性评判等认定合理性原则以及行为人对止害损失的认识可能性原则。
【文章来源】:北方法学. 2020,1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司法实践对于止害损失的处理
(一)明确将止害损失纳入定罪量刑因素
(二)模糊性规定止害损失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二、止害损失纳入定罪量刑因素的理性考量
三、止害损失处理的司法适用进路
(一)止害损失的间接经济损失排除原则
(二)止害损失认定合理性原则
(三)行为人对止害损失的认识可能性原则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法律体系的逻辑预设[J]. 张洪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论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确定[J]. 王晓东. 齐鲁学刊. 2015(04)
[3]刑事归责的概念与构造[J]. 李晓龙. 江汉论坛. 2014(04)
[4]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之路[J]. 汪习根,罗思婧. 河北学刊. 2011(06)
[5]论量刑中的禁止双重评价原则及其实现[J]. 姜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3)
[6]责任主义原则及其例外——立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考察[J]. 梁根林. 清华法学. 2009(02)
[7]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J]. 陈春龙. 中国法学. 2003(01)
本文编号:3108163
【文章来源】:北方法学. 2020,1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司法实践对于止害损失的处理
(一)明确将止害损失纳入定罪量刑因素
(二)模糊性规定止害损失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二、止害损失纳入定罪量刑因素的理性考量
三、止害损失处理的司法适用进路
(一)止害损失的间接经济损失排除原则
(二)止害损失认定合理性原则
(三)行为人对止害损失的认识可能性原则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法律体系的逻辑预设[J]. 张洪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论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确定[J]. 王晓东. 齐鲁学刊. 2015(04)
[3]刑事归责的概念与构造[J]. 李晓龙. 江汉论坛. 2014(04)
[4]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之路[J]. 汪习根,罗思婧. 河北学刊. 2011(06)
[5]论量刑中的禁止双重评价原则及其实现[J]. 姜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3)
[6]责任主义原则及其例外——立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考察[J]. 梁根林. 清华法学. 2009(02)
[7]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J]. 陈春龙. 中国法学. 2003(01)
本文编号:3108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10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