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对策——基于322份刑事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0 06:14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物流寄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犯罪案件数量呈攀升趋势,此类犯罪具有隐蔽性、虚拟性、跨区域性等特点。文章通过搜集2014年至2018年间322份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例,查找犯罪频发的原因,从而提出加强行业监管、畅通行刑衔接、建设专业队伍、创新侦查手段、强化宣传教育的防控对策,有效压缩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空间,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文章来源】: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32(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一)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二)当前我国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
1.犯罪类型以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类犯罪为主。
2.犯罪案件数量迅速增长。
3.犯罪区域广泛,东南沿海地区成重灾区。
4.涉案食品种类以保健类食品为主。
二、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原因
(一)巨额利益的驱使,侥幸心理作祟
(二)企业自律不足,市场准入机制过低
(三)政府监管体制不完善,行业管理有漏洞
1.食品监管机制不健全。
2.线下物流寄递行业监管缺失。
3.广告监管部门缺位。
(四)证据固定困难,检验鉴定机制有待健全
(五)行刑衔接不畅,以罚代刑现象严重
三、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对策
(一)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市场准入机制
(二)畅通行刑衔接,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三)建设专业队伍,提升办案质量
(四)创新侦查手段,加大打击力度
(五)强化宣传教育,广辟线索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违法犯罪问题研究[J]. 李春雷,任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硕士论文
[1]我国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防控研究[D]. 陈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
[2]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及防控[D]. 李小帆.湖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9120
【文章来源】: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32(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一)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概念
(二)当前我国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
1.犯罪类型以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类犯罪为主。
2.犯罪案件数量迅速增长。
3.犯罪区域广泛,东南沿海地区成重灾区。
4.涉案食品种类以保健类食品为主。
二、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原因
(一)巨额利益的驱使,侥幸心理作祟
(二)企业自律不足,市场准入机制过低
(三)政府监管体制不完善,行业管理有漏洞
1.食品监管机制不健全。
2.线下物流寄递行业监管缺失。
3.广告监管部门缺位。
(四)证据固定困难,检验鉴定机制有待健全
(五)行刑衔接不畅,以罚代刑现象严重
三、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对策
(一)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市场准入机制
(二)畅通行刑衔接,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三)建设专业队伍,提升办案质量
(四)创新侦查手段,加大打击力度
(五)强化宣传教育,广辟线索来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违法犯罪问题研究[J]. 李春雷,任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硕士论文
[1]我国涉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防控研究[D]. 陈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
[2]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及防控[D]. 李小帆.湖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9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12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