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与民意的互动关系
发布时间:2021-04-26 01:05
死刑与民意如何相互影响一直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死刑也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关注。当今社会,民众的死刑观念正在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杀人偿命”不再是民众崇尚死刑的唯一理由。首先本文对于民意的定义:民意,是个人、个体对同一事件的意见表达,通常通过民意调查、网络舆情等方式形成的明确意见。本文并非在理论上从一个国家的“全体个人”的意见表达来定义“民意”,而是定义“民意”为部分的个人、个体对同一刑事司法事件通过民意调查、网络舆情等方式所体现出的明确意见,并从不同学科和角度探讨研究这一“民意”;其次通过收集近10年具体案例、发放调查问卷,更准确的了解死刑民意的现状,通过图表直观说明死刑与民意的相关程度以及民众希望保留死刑的原因,找出影响民意死刑观念的具体因素,详细分析民意与死刑互动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找到平衡点,旨在从“民意”反馈视角展开研究,得出结论;最后针对如何引导死刑与民意良性互动提出建议,引导民众树立理性死刑挂观念,保障死刑制度价值的实现,提升司法公信力。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民意的界定
2.1 政治学的民意
2.2 社会学的民意
2.3 法学的民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典案件与互动关系考察
3.1 案件类型与民意关注度
3.1.1 案件梳理
3.1.2 案件类型划分
3.2 案件与民意互动属性
3.2.1 死刑与民意互动的积极影响
3.2.2 死刑与民意互动的消极影响
3.3 死刑民意问卷调查
3.3.1 调查时间和对象
3.3.2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动关系对死刑未来的启示
4.1 精英意志与死刑的立法限缩
4.1.1 缩减死刑适用的罪名
4.1.2 增加死刑替代措施
4.2 平民意志与死刑的司法克制
4.2.1 规范民意参与死刑司法的方式
4.2.2 引导民众树立理性死刑观念
4.2.3 保障媒体网络信息真实性
4.2.4 维护司法审判权威性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舆情内涵发展演变探析[J]. 叶国平.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4)
[2]审判如何回应民意——基于卢埃林情景感理论的考察[J]. 周国兴. 法商研究. 2013(03)
[3]日本死刑适用中公共舆论的影响[J]. 内田幸隆,郑军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5)
[4]死刑废除与民意关系之审视[J]. 孙国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2)
[5]论我国死刑改革的罪刑选择及民意引导——基于死刑民意实证调查数据的分析[J]. 贺志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1)
[6]略论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替代措施[J]. 高铭暄. 河北法学. 2008(02)
[7]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及协调[J]. 向朝霞,吴权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8]关于分阶段逐步废止中国死刑的构想[J]. 赵秉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9]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J]. 梁根林. 法学研究. 2004(04)
[10]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 林竹. 天津社会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3160430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民意的界定
2.1 政治学的民意
2.2 社会学的民意
2.3 法学的民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典案件与互动关系考察
3.1 案件类型与民意关注度
3.1.1 案件梳理
3.1.2 案件类型划分
3.2 案件与民意互动属性
3.2.1 死刑与民意互动的积极影响
3.2.2 死刑与民意互动的消极影响
3.3 死刑民意问卷调查
3.3.1 调查时间和对象
3.3.2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动关系对死刑未来的启示
4.1 精英意志与死刑的立法限缩
4.1.1 缩减死刑适用的罪名
4.1.2 增加死刑替代措施
4.2 平民意志与死刑的司法克制
4.2.1 规范民意参与死刑司法的方式
4.2.2 引导民众树立理性死刑观念
4.2.3 保障媒体网络信息真实性
4.2.4 维护司法审判权威性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舆情内涵发展演变探析[J]. 叶国平.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4)
[2]审判如何回应民意——基于卢埃林情景感理论的考察[J]. 周国兴. 法商研究. 2013(03)
[3]日本死刑适用中公共舆论的影响[J]. 内田幸隆,郑军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5)
[4]死刑废除与民意关系之审视[J]. 孙国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2)
[5]论我国死刑改革的罪刑选择及民意引导——基于死刑民意实证调查数据的分析[J]. 贺志军.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1)
[6]略论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替代措施[J]. 高铭暄. 河北法学. 2008(02)
[7]民意与司法的冲突及协调[J]. 向朝霞,吴权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8]关于分阶段逐步废止中国死刑的构想[J]. 赵秉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9]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J]. 梁根林. 法学研究. 2004(04)
[10]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 林竹. 天津社会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3160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16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