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法法益语境下的生态人格

发布时间:2021-09-22 05:30
  刑事生态法益不是经济正义在生态法律规范层面的权利义务再分配,而是生态理性指向下刑法保护的生态利益。现代社会的风险泛化与象征刑法的情绪表达不能满足生态"利益共同体"的迫切需求。刑事生态法益是立足于刑事法益学说的法理基础,甄别环境伦理学中"生态中心主义"批判的理性要素,透过宏观人格景象中的自然属性回归,得以构建的环境刑法的人格法益。文章以刑事生态法益与法律伦理生态人格的耦合为切入点,为环境刑事责任的落位寻求刑事生态法益重构的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刑法生态法益观
    (一)刑法生态法益观与传统环境法益观比较
    (二)环境风险观考察
    (三)刑事生态法益的学术定位及刑事立法考量
        1.刑事生态法益的学术定位
        2.刑事生态法益的立法考量
二、刑事生态人格
    (一)刑法生态法益与人格源起
    (二)刑事生态法益与生态人格在内容上的耦合
三、理性伦理生态人格
    (一)理性视域下的生态人格之转向
        1.经济理性危机
        2.生态理性自觉
        3.生态人格转向
    (二)伦理视域下的生态人格之价值
        1.生态人格的伦理价值
        2.生态理性的伦理支撑
四、刑法生态人格之形塑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处置型污染环境罪的法教义学分析[J]. 刘伟琦.  法商研究. 2019(03)
[2]在全球化、后工业化中重新认识道德与理性[J]. 张康之.  青海社会科学. 2019(02)
[3]生态理性:生态文明社会的价值观转向——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性批判视角[J]. 孙雯.  学习与探索. 2019(03)
[4]象征性刑法概念辨析[J]. 郭玮.  政治与法律. 2018(10)
[5]环境损害救济的逻辑重构——从“权利救济”到“法益救济”的嬗变[J]. 唐瑭.  法学评论. 2018(05)
[6]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八个学科纵览——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综述[J]. 张玉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7]实用主义刑法修正的进化论观察[J]. 王强军.  政法论丛. 2018(01)
[8]生态文明保障的刑法机制[J]. 焦艳鹏.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1)
[9]象征性刑法及其规避[J]. 程红.  法商研究. 2017(06)
[10]二元集合法益与累积犯形态研究——法定犯与自然犯混同情形下对污染环境罪“严重污染环境”的解释[J]. 李川.  政治与法律. 2017(10)



本文编号:3403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403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