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偷换二维码案”法律定性困境论析

发布时间:2021-09-24 17:04
  占有的对象包括财产性利益,从理论与相关规定上看,财产性利益也是盗窃罪的对象。财产占有的状态与转移的方式决定行为的性质。偷换二维码案中,行为人违背被害人意愿,偷换二维码时着手实行盗窃,将属于商家的货款债权转移为自己的占有,引入民法中的债权准占有说明行为人获得财产性利益而商家遭受损失,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应成立盗窃罪;商家不存在处分意思不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应否定诈骗罪的成立。 

【文章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财产性利益是盗窃罪的对象
    (一)财产性利益可以被占有
    (三)财产性利益可以被盗窃
三、盗窃罪说之肯定
    (一)违背被害人意愿
    (二)偷换二维码行为是实行的着手
    (三)财产占有的转移
        1.商家占有债权
        2.行为人准占有债权
            (1)债权的准占有。
            (2)商家具有损失。
四、诈骗罪说之否定
    (一)一般诈骗罪说(顾客被骗说)之否定
        1.顾客不是受骗人
        2.顾客不存在损失
    (二)一般诈骗罪说(商家被骗说)之否定
        1.处分行为的否定
        2.货物损失的否定
    (三)三角诈骗说之否定
        1.传统三角诈骗之否定
        2.新类型三角诈骗之否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窃取财产性利益[J]. 刘明祥.  政治与法律. 2019(08)
[2]偷换二维码收取钱款行为定性——一般诈骗说之肯定[J]. 黄川南.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1)
[3]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的行为定性[J]. 许浩.  人民司法(案例). 2018(35)
[4]对“偷换二维码案”的重新审视——兼论新类型三角诈骗的合理性[J]. 王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3)
[5]从犯罪客体看偷换二维码行为的本质[J]. 杜牧真.  人民检察. 2018(13)
[6]新型支付方式对侵财类犯罪罪名认定的影响——以偷换二维码案为例[J]. 吉善雷.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3)
[7]偷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本质分析[J]. 刘项南.  人民检察. 2018(08)
[8]更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刑法评价[J]. 孙杰.  政法论丛. 2018(02)
[9]置换二维码行为与财产犯罪的成立[J]. 徐凌波.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2)
[10]“偷换二维码案”的法律定性——新型三角诈骗理论之提倡[J]. 程畅.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1)

硕士论文
[1]偷换二维码非法行为的刑法分析[D]. 黄秋龙.广东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08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408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