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性质的解释路径
发布时间:2021-09-24 18:36
对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的定性,可以以场所之封闭属性为基础,结合公共开放程度,把取财行为发生地划分为公共空间与非公共空间,进而将出入场所人员的不同身份作为二级标准,根据实际情形,判断行为当时死者财物之占有状态,并最终作出罪刑判断。
【文章来源】:中国检察官. 2020,(1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的界定与类型
(一)“非法占有”系对行为方式的描述
(二)“死者财物”的范围
(三)非法占有死者财物的行为类型
1.以夺取财物为目的先杀人后取财
2.致人死亡后临时起意取走财物
3.与被害人死亡无关的第三人非法取得财物
二、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定性的主流学说
(一)死者占有否定说
1.传统的死者占有否定说
2.死者生前占有说
3.死者生前占有的有限延续说
(二)继承人占有说
(三)遗忘物说
三、以取财场所为依据判定行为性质
(一)取财场所为非公共空间时的认定
(二)取财场所为公共空间时的认定
1.场所之特定管理人
2.场所之普通工作人员
3.其他第三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对死者财物的占有——对“占有”概念的重新解读[J]. 黑静洁.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2]死者的占有与犯罪界限[J]. 周光权. 法学杂志. 2009(04)
[3]论财产犯中的占有[J]. 黎宏. 中国法学. 2009(01)
[4]论日本刑法中的占有[J]. 童伟华. 太平洋学报. 2007(01)
[5]论刑法上财物控制关系的认定[J]. 黄祥青. 人民司法. 2006(12)
[6]侵占遗忘物和盗窃遗忘物的区别新议——修正的二重控制论[J]. 叶希善. 法学. 2005(08)
[7]故意杀人后取财行为之定性研究——计永欣案分析[J]. 陈兴良. 法学杂志. 2004(05)
[8]侵犯财产罪的疑难问题[J]. 张明楷. 华东刑事司法评论. 2004(01)
[9]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J]. 周光权. 法学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408244
【文章来源】:中国检察官. 2020,(16)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的界定与类型
(一)“非法占有”系对行为方式的描述
(二)“死者财物”的范围
(三)非法占有死者财物的行为类型
1.以夺取财物为目的先杀人后取财
2.致人死亡后临时起意取走财物
3.与被害人死亡无关的第三人非法取得财物
二、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定性的主流学说
(一)死者占有否定说
1.传统的死者占有否定说
2.死者生前占有说
3.死者生前占有的有限延续说
(二)继承人占有说
(三)遗忘物说
三、以取财场所为依据判定行为性质
(一)取财场所为非公共空间时的认定
(二)取财场所为公共空间时的认定
1.场所之特定管理人
2.场所之普通工作人员
3.其他第三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对死者财物的占有——对“占有”概念的重新解读[J]. 黑静洁.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2]死者的占有与犯罪界限[J]. 周光权. 法学杂志. 2009(04)
[3]论财产犯中的占有[J]. 黎宏. 中国法学. 2009(01)
[4]论日本刑法中的占有[J]. 童伟华. 太平洋学报. 2007(01)
[5]论刑法上财物控制关系的认定[J]. 黄祥青. 人民司法. 2006(12)
[6]侵占遗忘物和盗窃遗忘物的区别新议——修正的二重控制论[J]. 叶希善. 法学. 2005(08)
[7]故意杀人后取财行为之定性研究——计永欣案分析[J]. 陈兴良. 法学杂志. 2004(05)
[8]侵犯财产罪的疑难问题[J]. 张明楷. 华东刑事司法评论. 2004(01)
[9]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J]. 周光权. 法学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408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40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