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犯罪防控路径研究 ——基于141件案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1 16:56
家庭暴力犯罪,是对家庭成员人身权益的侵犯,本质上是一种对人权的无情践踏。作为一种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违法犯罪行为,家庭暴力犯罪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受害者的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的严重损害,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家庭关系和社会和谐。许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因受家庭暴力的摧残,对其心理及精神造成的阴影很难让他们积极的面对生活,有的甚至走上了“以暴制暴”的道路,引发恶性犯罪行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更好的防控犯罪,国家在制度层面与实践层面颁布了多项政策举措,力图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有效的规制。各项举措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社会效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因家庭暴力所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的家庭暴力犯罪现状也并未获得较大改观。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两周之际,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在近两年以来发生的家庭暴力犯罪中,笔者选取了141例典型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归纳家庭暴力犯罪的共性特点,归纳出导致犯罪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与我国现阶段实际相契合的家庭暴力犯罪防控路径。文章以引言开始,全文总分为三...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所研究的犯罪主体样本为147人]
12如”图 1“所示,141 例家庭暴力犯罪中涉案犯罪人数为 147 人,男性犯罪人为 90 人,占所有犯罪人数的 61%;女性犯罪人为 57 人,占所有犯罪人数的
图 4: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数[注:因家庭暴力行为而导致的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为 66 例,男性因遭受家庭暴力后恶逆变犯罪人数为 18 人;女性因遭受家庭暴力后恶逆变犯罪人数为 52 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衔接问题的立法完善[J]. 郑新,高文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问题[J]. 张训,任成.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01)
[3]家庭暴力犯罪刑事救济路径的选择与优化[J]. 钱松.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04)
[4]中国家暴犯罪防控研究[J]. 董纯朴. 犯罪研究. 2016(03)
[5]家庭暴力防治的政策与法律思考[J]. 胡向阳,段喆斐.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02)
[6]我国当前反家暴妇女庇护所的发展困境与未来出路[J]. 崔诗婉,罗婕. 研究生法学. 2013 (05)
[7]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体系探讨[J]. 刘凯娟,胡晓华. 法制与社会. 2011(28)
[8]婚内强奸犯罪化:能与不能——一种法解释学的分析[J]. 陈兴良. 法学. 2006(02)
[9]耦合权利义务说:婚内强奸立论的理论原点[J]. 冀祥德.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1)
[10]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下)[J]. 黄列.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2)
博士论文
[1]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 邢红枚.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反家庭暴力法》中的救济机制研究[D]. 夏凡.安徽大学 2016
[2]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研究[D]. 陈涵均.河南大学 2014
[3]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与实践救援[D]. 张丽欣.黑龙江大学 2014
[4]家庭暴力犯罪研究[D]. 沈慧.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3130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所研究的犯罪主体样本为147人]
12如”图 1“所示,141 例家庭暴力犯罪中涉案犯罪人数为 147 人,男性犯罪人为 90 人,占所有犯罪人数的 61%;女性犯罪人为 57 人,占所有犯罪人数的
图 4: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数[注:因家庭暴力行为而导致的家庭暴力恶逆变犯罪为 66 例,男性因遭受家庭暴力后恶逆变犯罪人数为 18 人;女性因遭受家庭暴力后恶逆变犯罪人数为 52 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衔接问题的立法完善[J]. 郑新,高文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家庭暴力犯罪的刑法规制问题[J]. 张训,任成.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01)
[3]家庭暴力犯罪刑事救济路径的选择与优化[J]. 钱松.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04)
[4]中国家暴犯罪防控研究[J]. 董纯朴. 犯罪研究. 2016(03)
[5]家庭暴力防治的政策与法律思考[J]. 胡向阳,段喆斐.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02)
[6]我国当前反家暴妇女庇护所的发展困境与未来出路[J]. 崔诗婉,罗婕. 研究生法学. 2013 (05)
[7]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体系探讨[J]. 刘凯娟,胡晓华. 法制与社会. 2011(28)
[8]婚内强奸犯罪化:能与不能——一种法解释学的分析[J]. 陈兴良. 法学. 2006(02)
[9]耦合权利义务说:婚内强奸立论的理论原点[J]. 冀祥德.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1)
[10]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下)[J]. 黄列.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2)
博士论文
[1]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 邢红枚.中国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反家庭暴力法》中的救济机制研究[D]. 夏凡.安徽大学 2016
[2]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研究[D]. 陈涵均.河南大学 2014
[3]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与实践救援[D]. 张丽欣.黑龙江大学 2014
[4]家庭暴力犯罪研究[D]. 沈慧.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3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58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