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电信诈骗的长效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07:30
近十几年来,安溪县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和特点,其作案手段更是趋于隐蔽、手段层出不穷、跨国跨境犯罪凸显,令广大人民群众防不胜防。各级各部门在电信诈骗治理中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仍有不少诈骗分子顶风作案,导致电信诈骗活动出现反弹,成为安溪县社会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自2004年,安溪县连续16年开展电信诈骗治理,2007年,安溪被公安部列为电信诈骗重点整治县,经过运动式治理,2013年安溪县终于被摘牌,脱掉“全省重点整治县”帽子。但是2016年8月徐玉玉案发生后,“诈骗之乡”的帽子被社会舆论重新扣上,2017年11月安溪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轮电信诈骗犯罪重点地区挂牌整治。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电信诈骗研究现状及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并着重对运动式治理、长效治理、电信诈骗等概念和协同治理理论内涵及在电信诈骗治理中的运用进行了界定与总结,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框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分析近年来安溪县电信诈骗的主要类型、特点,选取安溪县为研究地点,回顾了从2004年初次治理、2005年运动式治...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90-2019年国内“协同治理”的相关文献篇数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技术路线图
第五章安溪县电信诈骗协同治理的长效治理模式39第五章安溪县电信诈骗协同治理的长效治理模式公安机关既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及公众更是对公安机关电信诈骗治理的效果有很大的期待。但是,由于电信诈骗分子主要是通过电子通讯设备、互联网、银行等多种渠道实施诈骗,在治理过程中涉及到金融、电信、互联网等相关企业,这就决定了需要由政府、企业、公众等协同治理才能形成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力量,与政府部门一道承担着电信诈骗治理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如图5.1所示,通过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构筑严密的治理体系,广泛宣传电信诈骗的危害性,让人民群众具备了识别和防范能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电信诈骗协同治理的长效模式。图5.1安溪县电信诈骗协同治理模式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电信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侦查难点及对策研究——基于W省的调研情况[J].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深化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的建议[J]. 傅昌波,耿颖超.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3]坚持“四位一体”有效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J]. 杨东. 社会治理. 2017(01)
[4]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王晓伟. 社会治理. 2017(01)
[5]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J]. 刘骥,熊彩.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6)
[6]常规治理何以替代运动式治理——基于一个县计划生育史的考察[J]. 陈恩. 社会学评论. 2015(05)
[7]督查机制:科层运动化的实践渠道[J]. 陈家建.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2)
[8]合法性承载:对运动式治理及其转变的新解释——以A市18年创卫历程为例[J]. 徐岩,范娜娜,陈那波.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2)
[9]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逻辑理路[J]. 于江,魏崇辉. 求实. 2015(04)
[10]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J]. 欧阳静. 开放时代. 2014(06)
博士论文
[1]支付方式的演进对诈骗犯罪的影响研究[D]. 秦新承.华东政法大学 2012
[2]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 赵路平.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电信诈骗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D]. 殷阿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
[2]网络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研究[D]. 赵洁莉.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7
[3]电信诈骗的法律分析与惩治对策[D]. 于洋.天津师范大学 2016
[4]电信诈骗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D]. 崔明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5]我国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研究[D]. 李一凡.广西师范大学 2015
[6]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杨江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7]中国运动式治理典型案例研究[D]. 武凯.东北财经大学 2014
[8]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D]. 贾俊兴.吉林大学 2014
[9]压力体制下政府运动式治理分析[D]. 翟元元.贵州财经大学 2014
[10]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D]. 康艳荣.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7625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90-2019年国内“协同治理”的相关文献篇数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技术路线图
第五章安溪县电信诈骗协同治理的长效治理模式39第五章安溪县电信诈骗协同治理的长效治理模式公安机关既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及公众更是对公安机关电信诈骗治理的效果有很大的期待。但是,由于电信诈骗分子主要是通过电子通讯设备、互联网、银行等多种渠道实施诈骗,在治理过程中涉及到金融、电信、互联网等相关企业,这就决定了需要由政府、企业、公众等协同治理才能形成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力量,与政府部门一道承担着电信诈骗治理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如图5.1所示,通过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构筑严密的治理体系,广泛宣传电信诈骗的危害性,让人民群众具备了识别和防范能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电信诈骗协同治理的长效模式。图5.1安溪县电信诈骗协同治理模式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电信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侦查难点及对策研究——基于W省的调研情况[J].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深化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的建议[J]. 傅昌波,耿颖超.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3]坚持“四位一体”有效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J]. 杨东. 社会治理. 2017(01)
[4]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王晓伟. 社会治理. 2017(01)
[5]解释政策变通: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J]. 刘骥,熊彩.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6)
[6]常规治理何以替代运动式治理——基于一个县计划生育史的考察[J]. 陈恩. 社会学评论. 2015(05)
[7]督查机制:科层运动化的实践渠道[J]. 陈家建.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2)
[8]合法性承载:对运动式治理及其转变的新解释——以A市18年创卫历程为例[J]. 徐岩,范娜娜,陈那波.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2)
[9]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逻辑理路[J]. 于江,魏崇辉. 求实. 2015(04)
[10]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J]. 欧阳静. 开放时代. 2014(06)
博士论文
[1]支付方式的演进对诈骗犯罪的影响研究[D]. 秦新承.华东政法大学 2012
[2]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 赵路平.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电信诈骗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D]. 殷阿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
[2]网络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研究[D]. 赵洁莉.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7
[3]电信诈骗的法律分析与惩治对策[D]. 于洋.天津师范大学 2016
[4]电信诈骗犯罪的防范对策研究[D]. 崔明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5]我国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研究[D]. 李一凡.广西师范大学 2015
[6]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杨江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
[7]中国运动式治理典型案例研究[D]. 武凯.东北财经大学 2014
[8]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D]. 贾俊兴.吉林大学 2014
[9]压力体制下政府运动式治理分析[D]. 翟元元.贵州财经大学 2014
[10]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D]. 康艳荣.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7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627625.html